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买房后第二个月,邻居赵桂英开始在我家院子里晒辣椒。“你又不常回来,空着也是空着。”
面对她的理直气壮,我选择了忍让。一年过去,我要搬回来长住了。收拾院子的那天,赵桂英走过来,神情复杂:“李明,这个给你。”
01
那是2018年的深秋,我刚在县城老旧小区买了这套一楼带小院的房子。房子虽然不大,但那个十几平方米的小院子让我特别满意。我在外地工作,买这里主要是为了偶尔回来住住,给自己在这座小县城留个根。
买房子的时候,房产中介特意跟我强调过这个院子的价值。
“李先生,您看这个院子多好,可以种花种菜,还能晾晒衣服。现在这种带院子的房子越来越少了,您买到就是赚到。”
中介说得没错,我确实很喜欢这个小院子。想象着以后回来的时候,可以在院子里喝茶看书,种几盆花草,那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
搬进新家的第一个月很顺利。我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种了几盆绿植,还买了一张小桌子和两把椅子。每次回来,我都会在院子里坐一会儿,感受着这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邻居赵桂英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看起来很精明能干。她家就在我隔壁,两家院子挨着,中间只隔了一道矮墙。
刚搬来的时候,赵桂英对我很热情。
“李明是吧?欢迎你搬到我们这里来。”她笑着跟我打招呼,“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谢谢赵大姐,以后请多关照。”
“客气什么,都是邻居嘛。”
那时候我对她的印象很好,觉得遇到这样热心的邻居真是幸运。
可是好景不长。
搬进新家的第二个月,我遇到了一个让我措手不及的问题。
那是一个周五的傍晚,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市里赶回来,想要在小院子里放松一下。推开院门的那一瞬间,我完全愣住了。
原本整洁的院子里,铺天盖地都是红辣椒。一层层的辣椒密密麻麻地摊在地上,从院门口一直延伸到屋门前,几乎占据了整个院子的空间。我种的那几盆绿植被挤到了墙角,小桌子和椅子也被搬到一边。
我站在门口,心里涌起一阵说不出的委屈。工作了一整周,就盼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安静一下,没想到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
“李明回来了?”熟悉的声音从隔壁传来。
我转过头,看到赵桂英正从她家院子里走出来。她脸上带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但眼神里又透露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神态。
“赵大姐,这个...”我指了指满院子的辣椒,努力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和。
“哦,这个啊。”赵桂英走到我跟前,拍了拍手上的辣椒粉,“我家做辣椒生意的,这段时间正是晒辣椒的季节。我家院子太小了,放不下这么多辣椒,就想着你又不常回来,空着也是空着,就借用一下。”
她说话的语气很自然,仿佛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我看着她的表情,心里的感受很复杂。说生气吧,人家态度还算客气,而且确实没有恶意。说不介意吧,这毕竟是我的院子,我有使用的权利。
02
“赵大姐,我理解您做生意不容易,但是这个院子...”我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合适。
“哎呀,我知道我知道。”赵桂英赶紧打断了我的话,脸上的笑容更加热情,“你要是觉得不方便,我马上就收拾。只是这辣椒刚晒了半天,现在收起来容易受潮变质,那样就全废了。要不你看这样行不行,明天一早我就收?”
看着她略显着急的样子,我的话又咽了回去。毕竟是做生意的人,辣椒坏了确实是损失。而且我也确实不常住在这里,帮个忙也不是什么大事。
“那就麻烦您明天早点收拾。”我点了点头。
“好好好,一定一定。”赵桂英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李明啊,你人真好,真是个好邻居。”
她的夸奖让我心里有些暖意,觉得自己的善解人意得到了认可。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发现院子里的辣椒确实收拾得干干净净,连一片辣椒皮都没有留下。我的绿植和桌椅也都恢复了原位。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心里的那点不快完全消散了,反而觉得赵大姐是个很守信用的人。
可是这种平静只持续了两个星期。
当我再次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又铺满了辣椒。这次的辣椒比上次更多,不仅占据了地面,连我精心布置的小花园都被占用了。那些我刚种下不久的花苗被移到了花盆里,随意地放在墙角。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心里涌起了明显的不悦。上次她说是偶尔借用一下,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我直接敲响了赵桂英家的门。
“赵大姐在家吗?”
“来了来了。”赵桂英开门看到我,脸上的表情有些尴尬,但很快就恢复了自然,“李明啊,你回来了。”
“赵大姐,您上次不是说就那一回吗?怎么又...”我指了指院子的方向。
“哎呀,我也不想啊。”赵桂英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急躁,但很快又缓和下来,“可是这辣椒生意就是这样的,秋天是收获季节,不抓紧时间晒干就全坏了。你看你一个月也就回来一两次,每次也就住两三天,其他时候院子不都空着吗?”
她的话里明显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这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花钱买的院子,为什么要让她随意使用?
“可是这毕竟是我的院子...”我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
“你的院子我当然知道啊,我又不是不明白。”赵桂英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眼神里透出一丝不耐烦,“我这不是在跟你商量吗?你看我也没把你的东西弄坏,就是借个地方晒几天辣椒。再说了,我们都是邻居,应该互相帮助不是吗?”
听到她这样说,我心里更加失落。什么叫互相帮助?我帮了她,她又帮了我什么?这分明就是单方面的占便宜,怎么说得这么理直气壮?
“那您看这样行不行,您以后用之前能不能提前跟我说一声?”我退了一步,希望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行行行,我以后注意。”赵桂英随口答应着,但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出她并没有把我的话当回事。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院子里的辣椒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时候我周末回来,发现辣椒已经在那里铺了好几天。有时候我周日要走了,辣椒还没有收起来的意思。
03
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赵桂英从来不提前通知我。每次都是我回来才发现院子被占用了,而她总是有各种理由解释为什么没有提前说。
“哎呀,我忘了你这周要回来。”
“我以为你这次不回来呢,平时不都是隔一周回来一次吗?”
“本来想跟你说的,可是你电话一直打不通。”
这些借口听多了,我就明白她根本没有把我的要求当回事。在她心里,院子空着就应该让她使用,这已经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
更让我郁闷的是,其他邻居都站在她这一边。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遇到了住在对面的王大爷。
“李明啊,听说你和赵桂英为了院子的事有点不愉快?”王大爷主动跟我搭话。
“也不是不愉快,就是觉得她应该提前跟我商量一下。”我如实说道。
“哎呀,年轻人,你这就不对了。”王大爷摇摇头,“赵桂英人多好啊,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从来没跟邻居红过脸。她家就是做这个生意的,靠这个吃饭呢。你也不常在家,空着也是空着,让她用用怎么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王大爷打断了我的话,“邻居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你看人家赵桂英,谁家有事她都帮忙,从来不推辞。你这样斤斤计较,让大家怎么看你?”
听了王大爷的话,我心里更加复杂。难道我想要使用自己的院子,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斤斤计较吗?
类似的对话在小区里发生了好几次。
楼上的刘阿姨说:“李明啊,你年轻人心胸要开阔一点。赵桂英那么大年纪了,做点生意不容易,你就让着她一点吧。”
隔壁楼的张大妈说:“你们年轻人在外面工作,不容易理解我们这些老年人的难处。赵桂英家的辣椒生意做了好多年了,突然不让她晒,她怎么办?”
甚至连小区的保安老李都跟我说:“李明,我看你人挺不错的,就劝你一句,和邻居搞好关系比什么都重要。钱可以再赚,朋友可不好找啊。”
面对这样的舆论压力,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小气了。也许大家说得对,我确实不常住,院子空着也是空着,让赵桂英使用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这样,我选择了妥协和忍让。
这种忍让,一直持续了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我和赵桂英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她继续使用我的院子晒辣椒,我继续保持沉默。表面上看起来相安无事,但我心里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憋屈感。
有时候我回到家,看到满院子的辣椒,就会想起当初买房时的憧憬。那些关于在院子里喝茶看书、种花弄草的美好想象,现在看来是那么遥不可及。
但是我也逐渐观察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首先是赵桂英的辣椒生意规模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经常有大货车停在小区门口,几个工人帮着装卸一袋袋的辣椒。从数量上看,我家院子里晒的只是她全部货物的一小部分。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她:“赵大姐,您家的辣椒生意做得这么大,应该有专门的晾晒场地吧?”
“有是有,但是不够用啊。”赵桂英回答得很快,但眼神有些闪躲,“做生意嘛,货多了地方就不够了。”
我觉得她的回答有些牵强,但也没有深究。
其次是我发现赵桂英家的经济条件似乎不错。她经常穿着新衣服,用的手机也是最新款的。有一次我听邻居们聊天,说她儿子在市里买了一套大房子,还开了一辆不错的车。
04
这让我更加困惑。如果她家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要为了晾晒辣椒的地方跟我争来争去?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我家院子的位置比较好吗?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看起来要下大雨。我正在屋里工作,听到外面有匆忙的脚步声。
透过窗户,我看到赵桂英正在急急忙忙地收拾院子里的辣椒。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辣椒散落一地。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出去帮忙。
“赵大姐,我来帮您。”
“哎呀,谢谢谢谢。”赵桂英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有感激,有愧疚,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
我们一起忙活了半个小时,终于在大雨来临之前把所有的辣椒都收拾好了。
“李明,谢谢你啊。”赵桂英擦着汗说道,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颤抖。
“没事,举手之劳。”我笑着回答。
可是赵桂英却没有笑。她看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复杂神情。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那个...李明...”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赵大姐?”
“没...没什么。”她摇摇头,“你快回屋去吧,别淋着雨。”
从那以后,我总觉得赵桂英看我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但具体哪里不一样,我又说不上来。
今年春天,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公司通知我,要把我调回本地工作。这意味着我不再需要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可以在这里安定下来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可以结束漂泊的生活,紧张的是要面对院子的问题。如果我要长期住在这里,院子肯定是要经常使用的,到时候该怎么跟赵桂英说呢?
我考虑了很久,决定提前跟她沟通。
一个周末的上午,我敲响了赵桂英家的门。
“赵大姐,我跟您说个事儿。”
“什么事?你说。”赵桂英让我进屋坐下,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下个月要调回本地工作了,以后会经常住在这里。”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道。
赵桂英的手明显顿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正常。
“是吗?那挺好的,在家门口上班多方便啊。”她的声音听起来很自然,但我注意到她的眼神有些不安。
“嗯,所以那个院子的事...”我试探性地开口。
“我知道,我知道。”赵桂英很快接话,“你要住了,肯定要用院子。我理解,完全理解。”
她的反应让我有些意外。我原本以为她会找各种理由推脱,或者要求继续使用一段时间。没想到她答应得这么痛快。
“那就麻烦您了,可能需要您重新安排一下。”
“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赵桂英连连摆手,“是我占了你这么长时间的便宜,应该我说谢谢才对。”
她的话让我心里一暖。看来赵桂英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之前的那些不愉快可能都是误会。
“那我先谢谢您的理解了。”
“客气什么,都是邻居嘛。”
告别的时候,我感觉赵桂英的表情有些复杂,但我以为她只是为了重新安排晾晒场地而发愁,也就没有多想。
05
一个星期后,我回到家里,发现院子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仅所有的辣椒都清理走了,连地面都打扫得一尘不染。我种的那些花草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小桌子和椅子也摆得整整齐齐。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心里涌起一阵感动。赵桂英虽然之前确实给我造成了一些困扰,但她的本质还是善良的。能够这样配合我的要求,说明她还是很有分寸的。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发现赵桂英的行为有些反常。
以前她见到我总是很主动地打招呼,现在却显得有些躲避。有时候我在院子里,她从门口经过,看到我就会匆匆低头走开。
有一天晚上,我在屋里听到院子外面有脚步声。透过窗户往外看,发现赵桂英正在院子门口踱步,似乎想要进来,但又有些犹豫。
我打开门问她:“赵大姐,您有什么事吗?”
“没...没事。”赵桂英像是被吓了一跳,“我就是路过。”
说完她就匆忙走开了,留下我站在门口一脸疑惑。
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有时候我在院子里浇花,听到院子外面有声音,出去看的时候,赵桂英正好从门口走开。有时候我晚上回来,发现院子门口有脚印,像是有人在那里站了很久。
我开始怀疑赵桂英是不是对收回院子的事情有什么不同意见,但又不好意思直说。可是她之前明明答应得很痛快啊,怎么现在又是这样的表现?
更奇怪的是,我发现赵桂英开始刻意避开和我的正面接触。以前我们在小区里遇到,她总是会停下来聊几句,现在却总是匆匆地打个招呼就走开了。
有一次我主动跟她搭话:
“赵大姐,您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挺好的。”她的回答很匆忙,眼神也不敢看我,“我还有事,先走了。”
看着她急匆匆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更加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开始仔细回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试图找出赵桂英行为反常的原因。
是因为我要求收回院子让她感到不满吗?可是她当时明明答应得很痛快。
是因为她觉得失去了晾晒场地,生意受到了影响吗?可是以她的生意规模,应该不缺我这一个院子。
是因为我们之前的关系有什么问题吗?可是表面上看,我们一直相处得还不错。
我想不出答案,只能把这件事暂时放在心里。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正式搬回了老家,开始了常住的生活。
搬家的那天,我雇了一辆小货车,把市里租房的东西都拉了回来。忙活了一整天,终于把家里收拾得像个样子。
晚上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心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安静地生活了,这种感觉真好。
可是这种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第二天早上,我正在院子里整理花草,听到院子门口有人咳嗽的声音。
我抬起头,看到赵桂英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脸上的表情很复杂。
“赵大姐,您早啊。”我主动打招呼。
“早...早啊。”赵桂英的声音有些颤抖,“李明,你忙吗?”
“不忙,您有什么事吗?”
06
赵桂英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似乎在犹豫什么。最后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走进了院子。
“李明啊,这一年多,辛苦你了。”她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楚。
“赵大姐,您这是说什么话呢。”我有些不好意思,“邻居之间,互相理解是应该的。”
“不,不是这样的。”赵桂英摇摇头,眼眶开始发红,“你知道吗,其实我...”
她话说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整个人看起来很纠结。
我等了一会儿,见她不说话,就主动开口:“赵大姐,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咱们都是邻居,没什么不能说的。”
赵桂英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
“这个给你。”她把信封递到我面前,双手都在微微发抖。
我愣了一下,没有马上接。这个信封看起来很厚,里面装着什么呢?
“赵大姐,这是什么?”我疑惑地问道。
“你先收下,回去看看就知道了。”赵桂英的声音很坚定,但眼神里透露着深深的不安。
我犹豫地接过信封,感觉里面沉甸甸的,不像是普通的纸张。
“赵大姐,您这是...”
“李明,你是个好人。”赵桂英的眼泪突然流了下来,“这一年多来,我做得不对,我对不起你。”
看到她哭了,我更加困惑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她这么激动?
“赵大姐,您别这样,有什么话咱们好好说。”
“你先看看里面的东西,咱们再说。”赵桂英擦了擦眼泪,“我在家等你,你看完了来找我。”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
“赵大姐,您等等。”我叫住她,“不管这里面是什么,咱们邻居之间不需要这样。”
“需要的。”赵桂英回过头,眼神很认真,“我欠你一个解释,也欠你一个道歉。”
她说完就匆匆走向自己家,留下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那个沉重的信封。
我回到屋里,坐在沙发上,仔细看着手里的信封。信封很普通,但是很厚,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呢?
我小心地撕开信封,当我看清里面的东西时,我完全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