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发生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里的“性骚扰”案,居然在网络上掀起如此滔天巨浪?
两年拉锯战,随着法院的一审判决,性骚扰案件出现反转,而更没想到的是法院判决后,争议声却越滚越大。
更没料到,在全网群嘲杨某“高调炫耀”的时候,居然真的有人公开为她站台——还一口气甩出4点疑问,力挺她“勇敢、理智、克制、冷静”。
武大性骚扰案反转引哗然,涉事女生拒不道歉惹众怒!
2023年7月,武大图书馆本是学生们埋头苦读的地方。
但没想到,一个男生因为腿部皮肤病发作,不得不时不时挠几下。
谁也没料到,对面的女生杨某直接拿起手机,悄悄录下他的小动作。
视频一发到网上,瞬间全网沸腾——“性骚扰”“流氓”“变态”这些恶毒标签,如“排山倒海”般砸向那个还在读书的肖同学。
校方火速给他记过、取消评优保研。家里亲人跟着受牵连,爷爷心梗离世,姥爷应激成植物人,肖同学本人更是抑郁住院,多次试图自杀。
两年下来,肖家几乎家破人亡。
剧情没想到还能反转。今年7月,法院一审判决——肖同学的行为“不构成性骚扰”。
监控显示无不当举动,医生诊断皮肤病属实,也就是说女方所谓的“证据”都站不住脚。
网络风评一夜间180度大转弯,原本的“受害者”杨某变成了“加害者”,而还没等网友缓过神,她却高调发文:保研升博成功、香港浸会大学录取通知晒出来,还阴阳怪气回怼肖同学“以后你走到哪我举报到哪”。
一句“美美读博”,一边拒不道歉,一边“庆祝胜利”,彻底把网友气炸了。
媒体齐发声引关注,中纪委亮剑背后藏着啥?
案子一反转,媒体人、教授、校友、网友全体下场。
胡锡进发文直言“武大处分太草率,应该纠正”;
复旦严锋教授说“这是典型的处分不当”,呼吁校方别只顾自己利益,别无视对方伤害。
经济学家梅新育带着3000多校友联名请愿,要求撤销处分,开除杨某。
评论区一片“人设崩塌”“社会性死亡”的热评。
更有不少人扒出杨某的硕士论文,发现硬伤连篇,质疑其保研、毕业资格。
网络舆情发酵之后,连中纪委都发文“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强调要治理失实检举,及时澄清正名。
虽然没有点名,但谁都明白——这话就是冲着武大诬陷案来的。
各路媒体还在持续跟进,观察者网、看看新闻、央广网、潇湘晨报……不断曝出新细节。
网友更是集体举报香港浸会大学,要求开除杨某。
网上传言“7天内开除”,虽然官方没实锤,但风头之劲,已经把两所高校都推到风口浪尖。
研升博的杨某,毕业论文引争议
杨某高调晒出保研升博、香港浸会大学录取通知,本想“反杀”一波,没成想直接引火烧身。
网友开始扒她的硕士论文,结果发现连篇错误。第二页就写了一个“离婚法”——中国根本没有这部法律;0.01%换算成1/1000都能写错,格式语法一塌糊涂。
更离谱的是,有人说内容空洞、数据编造,跟本科课程作业没啥区别。
“这样的论文都能保研成功,武大评审是怎么过的?”“她导师郭汝飞,难道是睁只眼闭只眼?”“盲审究竟怎么安排的?”
一时间,论文造假、导师失职、学校审核失守,三大质疑齐飞。
武大研究院倒是很快出来回应,说“没发现学术不端”,但网友根本不买账,举报信、投诉信雪片般飞向香港浸会大学。
杨某“学霸”形象彻底崩塌,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武大图书馆三分半录音:肖同学哭求无果,杨某咄咄逼人
就在判决出炉、风向彻底逆转时,一段长达三分半的图书馆现场录音曝光,让所有人听了都直呼“太窒息”。
录音里,肖同学声音颤抖、低声下气,一直在哭着求饶,“姐姐,求你别告诉辅导员、别闹大,私下解决可以吗?”
杨某却步步紧逼,“写道歉信,快点!把你做的事情写清楚!”“你以为我愿意吗?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
一遍遍逼迫,还当众大声喧哗,丝毫不给对方留情面。
肖同学一再妥协,连个人信息、家庭情况都被逼着写下来,甚至愿意赔钱,只希望能息事宁人。
可杨某根本不为所动,非要让他写下认罪信,还要导员和家长的联系方式。
录音全程,肖同学几乎崩溃,话都说不清楚,求了又求,换来的却是冷漠和步步紧逼。
后来家人因网络暴力接连倒下,他自己更是患上重度抑郁、急性应激障碍。
网友听完录音,直呼“这不是霸凌是什么?”“这才是人性恶的真实写照”。
武大校长发声
案子闹大后,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终于在7月31日正面回应。他说,学校正在处理“学生性骚扰指控被驳回事件”,是否撤销肖同学处分“还要等上级安排”。
这话一出,网上一片哗然。大家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踢皮球”。
网友直接开喷:“顶级名校,处理个学生处分都要请示半天?”“难道只会和稀泥?”
更有甚者,直接说要举报到中央巡视组,让国家介入。
武大这边迟迟未给出处理结果,校友们也坐不住了。
有人甚至喊出“不再录用武大毕业生”,学校名誉一夜之间跌到谷底。两年的冷处理、沉默应对,等到真相大白,校方的态度却依旧模糊,彻底失了人心。
作为当事人的杨某,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高调“庆功”,让人气愤到极点。
第1个为武大杨某站台的人出现了!提出4点质疑洗白杨某,称她勇敢
正当全网口诛笔伐杨某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第一个为她站台的人——知名女律师杨培云。
她不仅花了一下午研究判决书,还专门录制9分钟长视频,提出4点质疑,公开称赞杨某是“勇敢、理智、克制、冷静”的“好女孩”,认为她没有公布肖同学隐私,是被逼无奈才发声。
她的4点质疑如下:
1.肖同学为何非要坐在杨某对面?图书馆明明有空位,肖同学偏偏选了最热、最少人的角落,还一直盯着杨某看。律师觉得,这种行为很难让人理解,甚至让人怀疑动机。
2.男生的动作持续不断,真的是在抓痒吗?杨律师反复强调,从杨某录的视频看,肖同学一直做着“不正当动作”,还抖腿,状态不像是忍受难受的样子,反而很享受。
3.道歉得太“丝滑”了。律师质疑,如果没做亏心事,为啥一开始就认错?而且写道歉信时逻辑清楚、哭腔卖惨、主动提赔钱,却始终没说自己有湿疹。律师直言,一个没做错的人,怎么能如此顺溜地认错?
4.湿疹诊断的“阵仗”太大太刻意。案发3个月后,肖同学才去三家三甲医院开诊断,家人还专门晒出聊天记录。
律师认为,肖家此举太有“目的性”,就是为了用“湿疹”洗脱嫌疑。她还补充,湿疹本身和“自W”并不矛盾,既然有人质疑2小时“自W”不可能,她则认为完全做得到。
这四点质疑,在网上立刻引发新一轮争议。有人支持律师敢于质疑判决,也有人认为她是“强行洗白”,甚至带节奏误导舆论。
但不管怎样,这是全案首个站出来为杨某发声的“支持者”。她用理性、冷静的说辞,试图为杨某“翻案”,还把杨某包装成“勇敢、理智、克制”的“好女孩”,一时间成为舆论新焦点。
结语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撕裂了无数人的生活,也让整个社会见识了“舆论审判”的恐怖。
肖同学的家毁人亡,杨某的高调炫耀,武大的沉默应对,香港浸会大学的紧急调查……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唏嘘。
更让人震惊的是,事件败诉后,依然有人站台为杨某洗白,提出质疑。到底是理性思辨,还是强行狡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