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暑假,我校组织4000余名师生、390支实践团奔赴全国各地,以“实践绘就最美青春——钢筋铁骨筑脊梁,青春奋进强国梦”为主题,聚焦“红色寻访续写青年足迹”“科技创新发挥青年才智”“社会服务践行青年使命”“文化传承贡献青年力量”“乡村振兴彰显青年担当”五大专项行动,一大批北科大青年应召出发,前往祖国的大江南北,体悟民情、感悟发展、践悟真知,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科技大学团委策划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展示北科学子实践风采。
在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7年)》的总体部署中,乡村振兴战略被定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不仅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举措,更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共同富裕的核心支撑。
2025-08-03,北京科技大学鹿贝柯乡村振兴实践团八支小队分别前往甘肃、广西、安徽和江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始终坚持“调研为主,‘产业振兴-教育帮扶’双线并行”的实践模式,构建了电商、调研、公益“三重矩阵”赋能乡村振兴体系。实践团成功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和“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将以科技赋能、基层建设、产业振兴、消费帮扶、公益捐赠等为切入点,以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北科担当!
实践团入选“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
实践团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
实践团在北京科技大学毛主席雕像前合影
01
红魂沁根 筑牢信仰
知行合一 挺膺担当
深入基层,知行合一。曾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年的交流中时对新时代青年的谆谆教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
社会实践初期,北京科技大学鹿贝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共同认真研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不断学习研读,并努力将学习成果融入行动中,切身落实“以学铸魂,思想先行”的实践理念。
实践团前期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深入乡村,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从宣讲红色故事,让革命精神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到利用所学助力产业发展,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进一步找到“调研+电商+支教”三重矩阵与乡村振兴的新结合点。
实践团成员认真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02
践旅弥香 走进乡野
探访百村:倾听泥土的声音
调查研究和走访问卷是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南针”与“催化剂”,既是实践开展的前提,也是实践价值的重要体现。实践团秉持求实鼎新的探索精神,在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研,调查问卷采用线上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回收有效问卷400余份,产出高质量调研报告20余篇,深入采访村委会成员、非遗传承人和博物馆馆长,编写人物访谈录15篇,同时实践团成员走进村民家中进行深度家访和调研70余次,聚焦乡村产业薄弱点,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前瞻性的决策参考,有力推动了乡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彰显了科学调研的磅礴力量。
实践团在三河镇木兰村采访村民
实践团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理论宣讲工作,策划开展了村委座谈会、企业推介商讨会以及助农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共计20余次,覆盖人数达1000人,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思想动力。
实践团成员与甘肃省秦安县康坡村村委会成员开展座谈会
实践团在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木兰社区村委会合影
云端助农:构建产销新通路
实践团深刻把握“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紧跟时代步伐,秉持开拓创新精神,积极探索电商助农新模式。团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强劲动能与科技平台的广阔赋能,为乡村特色农产品搭建起畅通的“空中桥梁”,助力其飞向更广阔的市场天地。成员们学习直播技巧,并在果园现场积极配合开展多平台直播活动13场,创新型开发特色微店及网页5个,成交订单1w+,直播总浏览量达25600次,带货所创收益达51000元,并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成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实践团在广西南宁东义村直播售卖芒果
实践团在甘肃秦安王湾村直播带货水蜜桃
实践小队在广西南宁东义村芒果微店销售成果展示
筑梦课堂:托起山乡朝阳
用知识浇灌希望,让支教成为乡村孩子逐梦的“助推器” 。实践团始终不忘教育帮扶的重要性,在各个地方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支教活动。
实践团不仅设计了手工搭建、历史文化、核电科普、心理辅导、生态环保、非遗文化等科普性特色课程,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实践团在甘肃秦安宋湾村开办夏令营活动
躬耕实践,爱心支教。教育的力量,是润物无声,是点滴有光,支教期间,实践团累计支教时长达660小时,覆盖人数达150+人,进行深度家访7次,为孩子们捐赠一系列书本、文具还有若干特色文创,钥匙扣、扇子、帆布袋等,还为孩子们捐赠笔记本、铅笔、画笔、文具礼包等1000余份。在这片充满童真的土地上,实践团成员们用陪伴播种希望,用教育点燃梦想。
实践团成员在广西宁明桐棉镇中心小学给小朋友们上书法课
实践团成员在三河镇木兰社区认真辅导小朋友
文脉薪传:赓续文化基因
实践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团队以“挖掘、保护、活化”为核心,深入乡村一线,通过多元实践助力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实践团在广西崇左壮族博物馆参观壮锦非遗文化
实践团在大地湾彩陶制作工坊学习彩陶制作
传承千年历史文化,从非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开始,调研非遗药膳、壮锦服饰、秦安蜡花舞以及大地湾彩陶,参观文化展厅等,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守护传统技艺,传播红色文化,感受非遗传承人坚守初心、传承技艺的责任担当,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03
穗影寻光 数字赋能
科技赋能数字未来
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实践团精心设计了蕴含深厚地方特色文化底蕴和乡村振兴美好愿景的文创产品39种,宣传海报以及表情包漫画6张。
钥匙扣、抱枕、扇子、贴纸、帆布袋等特色文创产品
明信片、表情包、漫画等新颖文创产品
实践团IP动漫形象:邪恶鹿小哟与艾柯
还有富有科技感与现代化的线上数字云展厅,实现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能欣赏到各种各样精美漂亮的彩陶艺术展品,此外,实践团还开设实践网页,共享实践过程与实践成果,一起走进实践团队的秘密基地。
彩陶博物馆线上云展厅以及三河古镇三下乡网页
04
矩阵宣传 多元共振
多媒矩阵筑新界
实践团建设多平台新媒体矩阵,在不同社交媒体、内容平台及视频网站上,构建并管理多个官方账号,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网络。累计发表微信公众号推送120余篇,推送阅读量2.5w,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快手等社交媒体共发送视频作品120余个,浏览量共计超过8w,点赞量超1w。
实践团个别社交媒体流量数据展示
实践前期,实践团也举办了爱心公益活动特色校园展,通过多元形式展现乡村发展现状与实践成果,呼吁更多人关注并参与乡村振兴事业。
实践团在北科大校园鸿博广场举办爱心公益活动合影
实践团的工作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截止目前,收获中华网、三下乡网、大学生新闻网、南宁日报、大学生云报、安徽省报、隆安县融媒、秦安县博物馆等各级媒体报道25余次,深刻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实践团队工作的密切关注与高度评价。
南宁日报报道展示
安徽省报报道展示
三下乡网报道展示
此外,实践团深入乡村一线,助力村民通过直播电商平台售卖芒果,这一实践行动受到南宁电视台的关注,活动期间,南宁电视台记者亲临现场,对团队的实践过程进行了采访报道。这不仅是对团队实践工作的肯定,更让乡村直播电商的模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为当地芒果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践团在广西南宁东义村接受南宁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
行千村 怀振兴之志殷殷
访万户 系民生之情拳拳
青年服务国家
匠心深耕热土
一鹿同行矢志不渝
近期专题 欢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 | 北京科技大学鹿贝柯乡村振兴实践团
责编 | 郭洋
校核 | 刘璐 lggle 1+ 张进辉
值班编委 | 嘉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