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半年前我和张磊决定要买房的时候,两个人心里都很开心,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了。
我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一个月工资七千五。
张磊在一家机械厂当技术员,月薪一万一。
我们结婚三年,一直租住在老城区的一个一居室里,房租一个月两千三,加上水电燃气,每个月差不多要往外拿两千六。
每次交房租,我心里都有点堵。
张磊劝我:“别想那么多先住着,以后总会有自己的房子。”
可我总觉得,把钱给房东,不如拿来还房贷,至少最后能落下个实实在在的家。
“小雅,你这五年真是不容易。”
张磊拿着我给他的银行卡,手指在上面摩挲着,声音有点低,“我这才攒了三万,剩下的全靠你了。”
我拍了拍他的胳膊:“说啥呢,咱们是两口子,分那么清干啥。”
这十九万存款,真是我一点点抠出来的。
前三年工资低,一个月挣五千多,我硬逼着自己每个月存两千五。
后来涨了工资,才敢每个月存三千五。
公司里的小姑娘们下班就去逛街,周末约着做美甲,我很少参与。
衣服大多是换季打折时买的,一百块钱能买两件 T 恤,我能穿一夏天。
护肤品就用超市里几十块钱的套装,同事说我皮肤好,其实是我舍不得买贵的,只能多喝热水。
为了省早饭钱,我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来。
煮粥要提前晚上预约,早上起来煎个鸡蛋,就着咸菜吃,有时候会蒸个馒头,揣一个在包里当上午的零食。
中午在公司楼下的快餐店吃,十五块钱的套餐,我总选最便宜的素菜,偶尔加个鸡蛋就算改善伙食了。
晚上下班我都绕路去菜市场,就等摊主收摊前的半小时。
那时候的菜论堆卖,一把青菜五块钱能吃两顿。
有次想买点排骨,摊主说十五块钱一斤,我跟他磨了十分钟,最后十三块钱买了两斤,回家炖了一小锅,给张磊补补。
去年冬天我看中一件羽绒服,商场标价九百八,我舍不得,回家在网上搜同款,三百二包邮。
收到货发现线头有点多,颜色也比图片深,但穿上暖和,我就穿了一冬天。
张磊说我太委屈自己,我总说:“钱得花在刀刃上,等有了房子,想买啥买啥。”
张磊工资比我高,但他工作年限短,而且每个月要给婆婆刘桂兰一千五的生活费。
前年刘桂兰摔了一跤,腿骨裂了,住院加上康复,前前后后花了四万多,都是张磊掏的钱,所以他手里确实没多少积蓄。
我们看房看了四个多月,周末就骑着电动车跑,从城东到城西,腿都跑细了。
最后看中了离市中心不远的一套两居室,总价七十八万。
首付要二十四万,我们手里的钱刚好够,贷款五十四万,每个月还两千九,压力不算太大。
那房子在六楼,步梯,但是朝南,早上太阳能照进卧室。
客厅带个阳台,能摆下一张小桌子,平时喝喝茶挺好。
最关键的是离公交站近,张磊上班坐四站车,我坐六站。
小区里有个小广场,晚上有大妈跳广场舞,还有几个石桌石凳,夏天能在外面乘凉。
刘桂兰跟着我们看了两次房,每次都挺高兴的。
第一次去看房,刘桂兰比我们还仔细。
她摸了摸墙壁,问中介:“这墙是不是实心的?隔音好不好?”
又走到窗户边看了看,“楼下会不会吵?晚上睡觉轻。”
连物业费多少钱,垃圾怎么收,都问得清清楚楚。
“小雅这孩子,真是会过日子。”
刘桂兰拉着我的手,手心有点糙,“这么年轻就攒下这么多钱,比我们家张磊强多了。”
“妈,您别这么说。” 我有点不好意思,“以后这房子就是咱们的家,您和爸要是想来住,随时来。”
“哎,我们可不去添麻烦。” 刘桂兰摆着手,“你们小两口住着就行,我们在老家住惯了。”
看房的时候,刘桂兰还跟中介砍价:“我儿媳妇买房,你们就不能便宜点?以后说不定还能介绍亲戚来买呢。”
虽然最后只便宜了两千块,但我心里挺暖的,觉得婆婆是真心为我们着想。
那天看完房,刘桂兰非要拉我们去她家吃饭。
她在厨房忙前忙后,炖了只鸡,说是给我补补。
“小雅在外面上班累,得多吃点肉。” 她一边给我盛汤一边说,“以后搬进新家,我常去给你们做饭。”
张磊的弟弟张伟那时候刚从南方回来,在一家物流公司当送货员,一个月挣四千五。
他处了个对象叫孙梅,在服装店卖衣服,一个月三千多。
张伟话不多,见了我总叫 “嫂子”,挺客气的。
“嫂子能攒这么多钱真厉害。”
他挠着头说,“我得多向嫂子学习,好好挣钱,争取早点也买套房。”
孙梅也跟着说:“是啊嫂子,我每个月工资除了自己花,也就剩几百块,想攒钱太难了。”
“慢慢来,日子总会好的。” 我笑着说。
“嫂子人真好。” 孙梅挽着我的胳膊,“不像有的女的,看不起我们这种挣钱少的。”
那段时间我总跟张磊说:“你家这氛围真好,妈明事理,弟弟也懂事。”
张磊听了脸上也带着笑。
吃饭的时候,刘桂兰总往我碗里夹菜,张磊会主动收拾碗筷,张伟和孙梅也常来帮忙擦桌子,一家人说说笑笑的,我觉得日子有盼头。
签合同的前一天,刘桂兰特意做了一桌子菜,还买了瓶果汁。
“明天就把房子定下来了,值得庆祝。” 她举起杯子,“以后有了自己的家,好好过日子。”
“谢谢妈。” 我心里热乎乎的。
张磊也说:“以后我一定更努力挣钱,让小雅过上好日子。”
张伟和孙梅也跟着举杯,说要向我们学习。
那一刻我觉得之前吃的所有苦都值了。
第二天早上九点,我们准时到了售楼处。
我特意穿了件浅粉色的衬衫,想着这日子得喜庆点。
售楼处挺气派的,地上铺着光溜溜的地砖,天花板上挂着大吊灯。
负责我们的销售小李已经在会客室等着了,见我们进来,赶紧站起来:“张先生,马女士,手续都准备好了,签完字就能走流程了。”
会客室里放着几盆绿植,桌上摆着合同和一些文件,旁边还有一盘水果。
“这是我们给客户准备的小礼物。” 小李指着桌上的一个红色礼盒,“里面是套茶具,祝你们乔迁之喜。”
我心里挺高兴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合同上的条款,想象着以后在新房子里生活的样子。
小李开始念合同细节:“购房人:张磊、马小雅,房屋地址:阳光小区 3 号楼 2 单元 601,总价七十八万,首付二十四万,贷款五十四万,月供两千九百五十六元...”
他刚念到一半,刘桂兰突然开口了:“小李,等一下,能不能把我小儿子张伟的名字加上?”
我愣住了,怀疑自己听错了,转头看向刘桂兰:“妈,您说啥?”
张磊手里的笔也停住了,脸上满是惊讶。
小李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可以加,不过得重新打合同,而且需要张伟本人过来签字,还要明确各自的份额。”
“不用那么麻烦。” 刘桂兰摆摆手,“就加个名字,回头让他补签就行。”
她转向我脸上还带着笑:“小雅,都是一家人,房产证上多个人名怕啥?”
我这才反应过来,她不是在开玩笑。
“妈,这房子是我和张磊攒钱买的,张伟没出钱,怎么能加他的名字?”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见外?” 刘桂兰的脸沉了下来,“张伟是张磊的弟弟,以后也是这个家的人,加个名字怎么了?”
“这不是见外的事。” 我的声音有点发紧,“这是原则问题,钱是我和张磊辛辛苦苦攒的,跟张伟没关系。”
小李在旁边尴尬地说:“要不你们先商量一下?我出去回避会儿。”
“不用走。” 我站起身,盯着刘桂兰,“我就想弄明白,为啥要加他的名字?”
“张伟也快结婚了,女方家要求有房子。”
刘桂兰说得理直气壮,“这房子加上他的名字,孙梅家也能放心点,以后办事也方便。”
“那也不能拿我们的房子当人情啊!” 我气得手有点抖,“我攒这钱容易吗?省吃俭用五年,凭啥要给他加名字?”
张磊这时候才开口,声音很小:“妈,这事咱们回家说行吗?小雅,你别激动。”
“回家说?现在不说清楚,以后更说不清!” 刘桂兰提高了嗓门,“今天不加张伟的名字,这房就别买了!”
我看向张磊,眼睛有点酸:“张磊,你说句话,这事你同意吗?”
张磊看看我,又看看他妈,嘴唇动了动:“小雅,妈也是为了家里好,要不... 咱们再想想?”
“想什么?” 我彻底急了,“想怎么把我当傻子耍吗?”
我抓起桌上的合同,用力撕了起来。
“哗啦” 一声,合同被撕成了两半。
小李吓了一跳,赶紧过来劝:“马女士,有话好好说,别撕合同啊。”
“这房不买了!” 我把撕碎的合同扔在桌上。
刘桂兰脸色铁青:“不买拉倒!没有你那点钱,我们张磊自己也能买!”
“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想花就不花!”
我指着她,“别想打我的主意!”
“你这是什么态度?” 刘桂兰也站起来,“我是你婆婆,让你帮衬下弟弟怎么了?这么自私!”
“我自私?” 我气得浑身发抖,“我拿出全部积蓄买房,还要白给别人一半,这叫自私?那什么叫无私?把我卖了给你小儿子买房才叫无私吗?”
小李在中间劝:“阿姨,大姐,都消消气,有事慢慢商量。”
“没什么好商量的!” 我拿起包,看着张磊,“你今天要是不表个态,这日子就别过了!”
张磊想拉我:“小雅,你别冲动。”
“别碰我!” 我甩开他的手,转身就往外走。
张磊追了出来,但我已经拦了辆出租车坐了进去。
“师傅,开车。” 我对司机说,声音有点哑。
从车窗里看出去,张磊站在售楼处门口,刘桂兰也跟了出来,正拉着他说话。
我别过头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回到出租屋,我直接进了卧室反锁了门。
张磊在外面敲门:“小雅,你开门,咱们好好说说。”
我没理他。
“小雅,我知道你生气,妈她也是一时糊涂...”
我还是没说话。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冷战。
他在客厅的沙发上睡,我在卧室睡,一连四天没说过一句话。
张磊试着跟我搭话,我假装没听见。
他给我发微信,我一条没回。
他买了我爱吃的草莓放在桌上,我看都没看,放坏了也没动。
第四天晚上,我听见张磊在客厅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妈,小雅还在生气,怎么办啊?”
我走到门边,贴着门缝听。
“生气就生气呗,女人都这样,过两天就好了。”
刘桂兰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你买点她喜欢的东西哄哄她,多说几句好话。”
“她现在根本不理我,我说啥都没用。” 张磊叹了口气。
“那你就别理她,让她自己冷静冷静。” 刘桂兰说,“房子又跑不了,急啥?”
第五天下午,刘桂兰带着张伟来了。
一进门她脸上就堆着笑,好像前几天的事没发生过一样。
“小雅,妈给你包了饺子,韭菜鸡蛋馅的,你爱吃的。” 她把保温桶放在桌上。
张伟也低着头,很不好意思地说:“嫂子,前几天的事是我不对,我不知道妈会提这个要求,让你受委屈了。”
我看着他们,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现在知道不对了?早干啥去了?”
“小雅,你别往心里去。” 刘桂兰拉着我坐下,“妈也是为了这个家,没别的意思。”
“为了这个家?” 我冷笑一声,“怎么个为法?拿我的钱给你小儿子买房?”
“你看你这孩子,说话咋这么冲。” 刘桂兰搓着手,“就是觉得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张伟结婚没房子,难办啊。”
我盯着她的眼睛,总觉得她这话里有别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留意家里的动静。
我发现刘桂兰和张伟经常偷偷打电话,一看见我过来,就赶紧挂掉。
有一次我故意走得慢点,听见刘桂兰说:“那事别急,再等等看。”
什么事不能当着我的面说?
更奇怪的是孙梅,最近来得特别勤,还总问房子的事。
有天我下班回家,看见她拿着个小本子在客厅里记着什么,见我回来赶紧把本子藏起来了。
“你在干啥?” 我问她。
“啊... 没干啥。” 孙梅有点慌张,“我就是看看这客厅多大,以后我们买房也有个参考。”
“参考用得着记那么详细?” 我盯着她。
“就是随便写写。” 她低下头不敢看我。
还有一次我听见她在阳台打电话:“... 那房子真挺好的,楼层也合适,采光也好...”
她跟谁聊我们的房子?
我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有天趁张磊洗澡,我拿起他的手机想看看,结果发现他设了新密码。
我们结婚这么久,他手机一直没密码,现在突然设了密码,肯定有问题。
我假装缓和关系,跟刘桂兰聊天。
“妈,张伟和孙梅打算啥时候结婚啊?” 我装作不经意地问。
“还没定呢,得先有房子才行。” 刘桂兰说,“现在的姑娘都现实,没房子谁跟你?”
“那张伟打算在哪买房啊?”
“还没瞅着呢,慢慢看吧。” 刘桂兰眼神有点飘没敢看我。
“他那点工资,啥时候能攒够首付啊?” 我追问。
“总会有办法的。” 刘桂兰含糊地说,“年轻人,机会多。”
我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她肯定有事瞒着我。
一周后的一个傍晚,我下班回家,路过小区门口的便利店,看见孙梅正跟一个中年妇女说话。
那妇女我见过一次,是孙梅的妈。
“... 那房子我都看好了,六楼,朝南,光线好得很。” 孙梅的声音有点大,我在旁边都能听见。
“真的?那太好了。” 孙梅妈说,“那你们啥时候能搬进去?”
“快了,我妈说过段时间就能办手续。” 孙梅说得挺得意。
我心里 “咯噔” 一下,她们说的难道是我和张磊看中的那套房子?
我赶紧拿出手机,想录下来,可她们已经说完了,孙梅妈拉着她走了。
我站在原地手脚冰凉。
她们怎么会说 “搬进去”?那房子跟她们有啥关系?
回到家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第二天我趁午休的时候,打开了孙梅的朋友圈。
她平时不怎么发动态,那天却发了一条,配了张图片,是张户型图,看着特别眼熟。
我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我们看中的那套两居室的户型图吗?
下面配的文字是:“马上就要有新家了,开心!期待早日入住!”
我把图片截了屏,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她凭啥说那是她的新家?
我决定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三天我请了假,偷偷跟着刘桂兰。
早上七点多,刘桂兰从家里出来,没去菜市场,反而往张伟租的房子那边走。
我在后面远远跟着,看见她进了一个老旧的小区。
过了一会儿,张伟和孙梅也从那小区里出来了,三个人一起往公交站走,一路上说得挺热闹。
我赶紧打了辆车,跟在他们后面。
车子开到我们之前看的那个阳光小区门口,他们下了车,径直走了进去。
我也跟着下车,远远地看着。
他们走到 3 号楼楼下,刘桂兰指着楼上,不知道在说啥,孙梅笑得合不拢嘴,张伟也一脸高兴。
看了一会儿,他们又往售楼处走。
我躲在树后面,听见刘桂兰跟门口的保安说:“我们是来看房的,之前跟小李约好了。”
他们进了售楼处,我心里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
合着他们是想绕过我,自己去买那套房?
我正想进去,看见张磊也从外面走了进来,径直走到刘桂兰他们身边。
四个人站在一起,不知道在商量啥。
我拿出手机,想录下他们的对话,刚打开录音功能。
听到刘桂兰说的话,我的手猛地一抖,手机差点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