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随着政府各项人才计划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人才子女纷纷来到这座城市求学,享受“本地生”的待遇。然而,随之而来的“考试移民”现象引发了广泛争议。近日,香港政府再次出手,收紧入读资助专上课程的申请门槛,意图堵上这一漏洞,确保本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近年来,香港吸引了大量内地人才来港工作和生活,其中不乏优秀的学生。根据教育局的数据,获得政府资助的首年学士学位课程取录的受养人数目逐年增加,从2020/21学年的约200人激增至2024/25学年的1048人。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考试移民”问题日益突出。许多留学中介利用政策的漏洞,帮助一些并不打算长期居住在香港的内地家长,为其子女申请受养人签证,使他们能够以“本地生”的身份报读大学,享受低廉的学费。
这种情况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大家普遍认为,这不仅影响了真正的本地学生的升学机会,也使得政府的资助政策受到质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香港政府于近期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根据最新的规定,受养人必须在入学前居港两年,且首次签证时未满18岁,才能获得政府资助的学费。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确保真正的本地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这一政策是经过多方意见的平衡,旨在回应社会对“考试移民”的关注。他强调:“无一个科学根据”去设定居港年期的限制,两年是基于各方意见后所作出的合理选择。
新政策还设立了两个学费类别,以进一步明确不同身份学生的学费水平。符合条件的本地生学费为每年约4万多港元,而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则需支付与非本地生相同的学费,通常在16万至20万港元之间。这一变化无疑将对那些试图通过“考试移民”方式来港的学生造成直接影响。
政策公布后,社会各界对此反应热烈。许多家长和学生纷纷表示支持,认为政府的举措是保护本地教育资源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过去几年中,随着“考试移民”现象的愈演愈烈,许多本地学生感到升学压力倍增,竞争环境愈发严峻。
然而,也有部分声音对这一政策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过于严格的限制可能会使一些真正想来港学习的优秀学生被排除在外,影响香港的国际化形象。对此,教育局发言人表示,政府将继续关注政策的实施情况,并根据反馈进行适当调整。
就在政策实施前夕,一则突发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留学中介曝光了一个新的“捷径”,声称可以帮助不符合居港两年条件的学生通过其他方式申请入学。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家长纷纷询问相关信息,甚至有人开始考虑通过这一途径为孩子争取入学机会。
然而,教育局对此迅速作出反应,表示将加强对留学中介的监管,严厉打击任何试图利用政策漏洞的行为。发言人强调:“我们绝不会允许任何形式的‘考试移民’现象继续存在,政府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香港教育界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政府设定的过渡期至2028/29学年,给予了人才家长足够的时间进行规划。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是对“考试移民”的有力打击,也为本地学生创造了更加公平的升学环境。
与此同时,教育局也表示将继续探索更为灵活的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港发展。如何在保护本地学生利益的同时,保持香港作为国际教育中心的吸引力,将是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
何为本地生?
1.人才子女如何符合升读资助大学的“本地生定义”?
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即在修读课程开学首天前两年在港,首次获入境处签发文件时未满18岁。他们可以DSE中学文凭试,透过JUPAS大学联招申请升读资助大学学位,与本地生一齐竞逐资助学额,同时享有等同本地生的政府学费资助。
如未达两年居港规定者,他们同样是本地生,但须以自资方式入读资助学位,院校可酌情以超额收生形式取录,即不会计入资助学额。学费方面不获政府资助,金额相等于非本地生学费。教育局发言人指,入学后才符合两年居港规定,之后学费可获资助,即变回“本地生”的学费。
目前政府资助学士学位课程,本地生学费是每年4.21万元,新学年则加价至4.45万元;非本地生则由16多万,至20万元不等。八大提供本地生的首年资助学士学额约1.5万个,非本地生则学额则最多约6,000个。
2.人才子女居于内地,但跨境来港读书,是否符合资格?
只要提供证明,在所修读的专上课程开课当年的5月31日为止的两年内,以全日制学生身份,就读于本港开办正规课程学校,便符合资格。
3.目前部分本地学校与内地学校有合作关系,如受养人子女在内地就读,“挂名”在港就读是否符资格?
教育局发言人指,不会容许有关情况,假如受养人子女不在港读书,而是“挂名”在港就读,当局知悉后会要求学校解释,亦不会容许有关情况,“如果学校话呢个系佢学生,但所有时间都唔系学校,系唔可以接受。”
4.如受养人父母未有来港工作,又或居港满两年后,人才父母签证有变,是否仍享有“本地生”身份?
发言人指,如发出受养人签证,便不会再研究父母是否在港,“已经系另一个问题”。如受养人满两年规定,获联招课程取录,但刚巧父母未能续签,发言人指,即父母“身份有变”,受养人签证可能受影响,但有关问题已非教育局决定,“如无签证,就唔可以继续读”,视乎个别院校如何处理,难以一概而论。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当局会在受养人入读大学后逐年检视,假如其父母不再续期人才签证,子女亦会失去受养人身份,要改以其他学生签证留港。
5.如受养子女在港居住满两年,但在内地如深圳就读,是否符合“本地生”资格?
申请人须向入境处付费申领两年间出入境纪录证明,每年不离开香港多于90天,发言人指,即日来回不计在港,要达到这个要求有难度。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