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浩如烟海,我们的课本又非常有限,有些诗句并没被课本收录而翻来覆去的讲,但也值得我们细细的品读。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意境比较好的冷门诗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黄庚《临平泊舟》
译文:宽广的湖面上,千万道波光闪烁,把月影摇晃得支离破碎;夜空下风露清凉,飘来阵阵清甜的藕花香气。
诗人用 “摇月碎” 把湖面的动态写活了,月光本来是静的,被波浪一搅,像撒了把星星在湖面;风里的藕香也不浓烈,是那种湿润的、带着水汽的甜。
短短两句,便勾勒出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月夜泛舟图,读着就像被晚风裹着,坐在船头闻花香。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译文:雨水打在稀疏的窗格上的痕迹,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我孤单的身影,和窗外的夜色一起融进了潇湘的朦胧里。
纳兰性德将雨夜窗景比作水墨画,而孤独的自身就那么淡淡地嵌在里面,成了这幅清冷又雅致的画的注脚之一,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道尽送别时的惆怅与落寞。
折得幽芳顿何许,纸窗书屋伴煎茶.
赵蕃《木犀四首》
译文:折下散发着清幽香气的桂花,放在哪里好呢?就把它带进纸窗环绕的书屋,伴着我煎茶吧。
解读:赵蕃将清雅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写得格外动人。折桂花、伴煎茶,两个简单的动作,却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生活氛围。在纸窗书屋中,茶香与花香交织,平凡日子也变得诗意盎然。
拂衣便欲沧海去,但许明月随吾身。
严羽《寄赠张南卿兼答文篇之贶时南卿在鄱阳》
译文:真想一甩衣袖就此归隐沧海,只求允许那轮明月陪伴在我身边。
“拂衣”动作潇洒决绝,“沧海去”志向远大或归隐意味浓厚。“明月随吾身” 则增添了浪漫色彩。
不求其他,唯愿明月相伴,表达孤高清旷的胸怀,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追求决心。
【5】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袁中道《夜泉》
译文:流淌的泉水映照着皎洁的月光,整条小溪瞬间变成了一溪流动的白雪。
诗人把月光下的泉水比作雪,用最简洁的语言,营造出清冷、纯净的意境。没有复杂的修辞,却让人瞬间感受到夜色中泉水与月光交融的空灵、清冷、梦幻之美,堪称写景的神来之笔!
【6】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将进酒·琉璃钟》
译文:更何况这美好的青春时光,就像太阳快落山了,桃花纷纷凋落,简直像下了一场红色的雨!
夕阳西下,桃花瓣被风一吹,漫天飞舞,密集得像下雨,而且是红色的雨,瞬间让暮春的衰败染上了瑰丽的色彩,这句的画面感超强,美丽中带着时光流逝的紧迫感。
李贺不愧是 “诗鬼”,想象力奇绝。
【7】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黄公望《题画》
译文:天气太冷,毛笔都冻住了,懒得写新诗;还是守着温暖的小火炉,时不时温一壶美酒喝喝吧。
冬天太冷了,还是烤烤火,喝点小酒,暖暖身子最实在。
黄公望把冬日的慵懒与闲适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随性洒脱,让人隔着文字都感受到冬日的惬意。
【8】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译文:傍晚时分,酒意醒来,才发现送别的人早已远去;我独自走下西楼,只见满天风雨,扑面而来。
“酒醒”点出之前借酒浇愁,“人已远”是现实,“满天风雨”既是眼前景,更是心中情,“下西楼”,动作简单却饱含失落。
许浑把送别后的怅然若失,融入漫天风雨之中,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他那满腹的惆怅。堪称景情交融的千古名句。
【9】
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
吴文英《拜星月慢》
译文:红梅花瓣像雪一样飘落,带来丝丝凉意;碧色的云霞笼罩着夜空,我独自一人,在长满荒草的庭院中静静站立。
吴文英用 “绛雪”“碧霞” 等色彩强烈又奇幻瑰丽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冷奇丽梦幻般的夜景,画面感强的同时,也凸显出画中人物的深深孤寂。
【10】
山似玉,玉如君。相看一笑温。
向子諲《更漏子》
译文:远山温润如美玉,而你的气质比玉还要温润。我们相互对视,微笑间满是温柔。
用 “山似玉”“玉如君” 的双重比喻,把爱人比作美玉和山峦,既赞美了对方的美好,又暗含坚定长久之意。眼神交汇,温柔甜蜜。
夸人夸得如此的清新脱俗,是我要学习的榜样。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