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笔下的夏天,有热闹有安静,有悠闲有感慨。
在这个炎炎夏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苏轼的生活,让他带着我们在夏日的各种场景里逛了一圈。
《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绿树高柳间,新蝉的叫声闷闷的。南风刚起,像刚调好弦的琴声一样轻柔吹来。碧纱窗下,沉香的烟悠悠飘着,下棋落子的声音,惊醒了正在午睡的人。小雨刚过,小荷叶翻卷着,石榴花开得像要烧起来。姑娘端着玉盆到清泉边洗手,水珠溅起又落回盆里,圆滚滚的像珍珠。
苏轼笔下的初夏,不是燥热的,而是带着点“嫩”的。新蝉刚会叫,风里都是熏香的软乎劲儿,“棋声惊昼眠”一下子把悠闲宁静的午后氛围点活了。
小荷翻、榴花燃,连洗手溅起的水珠都像珍珠,更是充满了初夏的生机和少女的活泼情趣,看着就清爽。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树林尽头,山色清晰起来,翠竹掩映着一道围墙。知了在乱叫,池塘边长着些枯草。时不时能看见白鸟在空中翻飞,水面上红色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在村舍外、古城边,我拄着拐杖慢慢走,看夕阳一点点落下去。多亏昨晚半夜下了场雨,今天又能舒服地过一天了。
苏轼的 “夏日散步日记”,前半段写眼前景,乱蝉、衰草有点小萧条,但白鸟、红荷又添了生机;后半段写散步的悠闲,尤其是 “又得浮生一日凉”,把雨天的凉快当成老天爷给的福利,透着随遇而安的豁达。
《溪阴堂》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池塘里的水涨满了,两只白鹭扑棱棱飞下来;绿槐树顶上,一只蝉正“知了知了”地唱。酒醒时,门外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我干脆继续躺着看溪南岸十亩地的树荫。
苏轼的 “夏日躺平”生活,特别闲适慵懒。白鹭、蝉鸣是夏日典型意象,睡到日上三竿才酒醒,啥也不干,就躺着享受树荫,把夏日午后的那种懒洋洋、无所事事的惬意,写得淋漓尽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像打翻的墨汁,还没把山遮住,白花花的雨点儿像跳着的珍珠,乱纷纷跳进船里。突然一阵大风从地上卷过来,雨一下子就停了;望湖楼下,湖水又变得像天空一样平静。
这首写的是夏日西湖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六月天说变就变,变化之快让人猝不及防,可他却像拍电影一样,把夏日暴雨的猛烈和骤晴的明净,生动地记录下来了。看完只想说:这雨下得真痛快,我也很期待。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枣花簌簌落在衣巾上,村子南北都传来缫丝的声音,穿粗布衣的人在老柳树下卖黄瓜。喝酒后犯困只想睡觉,可惜太阳高照口渴得很,不由得想喝杯茶。于是试着敲敲路边一户农家的门,问问能不能讨碗水喝。
这首词像一幅宋代乡村夏日风俗画,满是生活细节:枣花、缫丝声、卖黄瓜的小贩,像逛农村大集一样热闹,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最后 “敲门问茶” 透着随和,一个平易近人、不拘小节的苏东坡形象跃然纸上。
《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一声炸雷仿佛就在游客脚底下响起,满天的乌云又厚又重,怎么拨也拨不开。天边卷来一阵黑色的狂风,简直要把大海吹得直立起来!浙东那边的暴雨横跨钱塘江,直扑过来。雨水灌满了西湖,湖水波光闪动,像斟满快要溢出来的美酒,又像千根鼓槌敲着羯鼓催促。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打翻了海底鲛人的宝库,把无数珍珠美玉倾倒了出来的大雨!
这首写的是杭州有美堂上看到的钱塘江暴雨,他想象力炸裂,把雷声、黑风、飞雨写得气势汹汹,用 “海立”“鲛室泻琼瑰” 的夸张比喻,把暴雨的壮观写绝了,堪称苏轼笔下夏日最雄奇壮观的一幕!
《江城子》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凤凰山下雨后刚放晴,水面上清风徐徐,晚霞格外明丽。一朵荷花,虽然过了盛开期,依然那么饱满美好。不知从哪儿飞来两只白鹭,好像有意,在羡慕荷花的美丽。
突然听到江上传来哀怨的古筝声,满含深情,给谁听呢!烟散云收,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弹琴。想等曲子结束找弹琴人问问,却不见人影,只看到几座青翠的山峰静静立在那里。
苏轼前半段写荷花、白鹭,清新美好;后半段听筝声寻人不见,带着点淡淡的怅惘。最后 “人不见,数峰青” 像电影结尾的空镜头,留有余味,让人想起夏天里那些没说出口的小遗憾。
《菩萨蛮?夏景回文》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
火红的云彩下,汗水凝成珍珠般的颗粒。颗粒般的珍珠似的汗水,凝聚成火红的云彩。美玉般的肌肤透着暖意,碧色纱衣轻轻的。轻轻的碧色纱衣下,美玉般的肌肤透着暖意。脸颊上的红晕,嫌被枕头压出了印子。枕头上留下的印子,又嫌是脸颊红晕弄的。无聊地对着镜子,看晚妆已残。残存的晚妆,映着傍晚悠闲的余晖。
回文就是正反读都能成诗,比如“火云凝汗”反过来是“汗珠凝云火”,绕来绕去,其实是在说夏天的热:云像汗,汗像云,纱被暖,暖得纱更软。后面的“晕腮”“印枕”“残妆”,都是写夏天里女生的小情绪——热得脸红,嫌枕头压出印子,晚上卸了妆,和夕阳一起发呆。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柳树庭院里风静,人在白天睡觉,白天睡觉的人让庭院的柳树也显得风静。香汗浸湿薄衫,衣衫凉快,凉快的衣衫上有淡淡的汗香。红手拿着装冰藕的碗,装着藕的冰碗映着红手。丈夫笑藕丝长,长丝的藕好像也在笑丈夫。
这也是一首回文词,藏着夫妻间的小互动。前四句写夏日午睡的静谧和微妙的体感。后四句写醒后的活动:吃冰藕。重点在最后两句的谐音双关,像情侣间的打情骂俏,充满了甜蜜的生活气息和恋爱中男女的小情趣。
《浣溪沙?荷花》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四周都是垂杨柳,绵延十里都是盛开的荷花。我问天上的云彩:哪里荷花开得最繁盛?就在那画楼的南边,夕阳洒下柔和的光辉。
天气刚转凉,人有点寂寞,时光得靠酒来打发。算了别想那么多了,还是到荷花丛中去,听听那美妙的笙歌吧!
苏轼开头写荷花盛开的盛景,后来天气转凉有点寂寞,就想着用酒和笙歌来消遣。透着苏轼的生活态度:即使有寂寞,也要及时行乐,在美景和美酒音乐中寻找慰藉。
最后一句“且来花里听笙歌”,充满了及时行乐的洒脱和对生活的热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