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隋炀帝杨广,你脑海里大概率会蹦出几个关键词:弑父杀兄夺母的狠人、荒淫好色昏君、劳民伤财的暴君……
从历史评价看,他确实是一位不得人心,遭人唾弃的之人。
他趁父亲隋文帝病重,买通宫人用毒药害死老爹;接着伪造诏书赐死哥哥杨勇,自己坐上皇位;为了享乐,他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征发民夫百万人;为了巡游江都,他凿运河,造龙舟,致使各地民不聊生;最致命的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他三征高句丽,出动百万大军却连战连败……
如此种种,使得他的名字永远和"暴政""亡国"绑在一起,连《剑桥中国隋唐史》都评价他"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统治者之一"。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背负千古骂名的帝王,还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史书记载,杨广从小就爱读书,尤其痴迷诗文。隋文帝在位时,看不惯南朝那些绮丽奢靡却空洞无物的宫体诗,主张文学要朴实刚健,杨广立马响应老爸的号召。
他曾公开批评:"宫体诗太轻薄,应该提倡更朴实、更有气势的文字。"他更是带头创作。
他的诗 “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既有文采又不失风骨,后人评价他 “杨广诗文,雅制犹存,虽在乱世,自成风流”,他也成为了隋唐诗歌转型的关键人物之一。就连李世民都承认:"炀帝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
今天咱们要聊的《野望》,就是他最出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短短二十字的小诗,意境悠远,写尽了秋日萧瑟之美。
《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简单的四句话,越品越有滋味。
“寒鸦飞数点”开篇即是一幅苍茫图景。
古人写秋景,最爱用"鸦"这个意象。乌鸦浑身黑黢黢的,叫声又哑又凄,天然带着股萧瑟劲儿。
诗人极目远眺,暮色中唯有数点寒鸦在寥廓天际盘旋。这“数点”用得极妙,以少总多,寒鸦的稀疏反衬出天地的空阔与寂寥。
鸦鸣本就萧瑟,着一“寒”字,更添无限凄清。寒鸦数点,如墨滴入水般散开,既是眼中所见,更是心头那挥之不去的孤寂在天地间的投射。
“流水绕孤村”。视线从天际收回,落向近处。清冷的河水无声流淌,将一座孤零零的村落温柔地环抱其中。
“绕”字极富动态与情味,它不像 “穿” 字那么直接,也不像 “环” 字那么生硬,而是带着点温柔的、缠绵的意味。
流水好像舍不得离开村庄,一圈圈环绕着,给这个孤零零的村落带来了一丝生机。但反过来想,正因为村庄太孤独,才需要流水的陪伴。
“斜阳欲落处”前两句写了空间景象,这一句把时间拉了进来。
“斜阳” 就是夕阳,“欲落处” 三个字特别有画面感:太阳不是已经落山,而是正处在即将沉入地平线的瞬间。 “欲” 它捕捉的是变化中的一刻,既带着夕阳最后的余晖,又预示着黑夜即将来临。
古人写夕阳,常用来表达思乡、伤怀之情。杨广这里写斜阳欲落,既点明了时间,又把前面的孤寂感推向了高潮。
孤村、寒鸦、斜阳营造出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孤独意境。流水千年如斯,孤村默然独立,寒鸦数点掠过,夕阳挣扎于西天,这一幕幕,无不流淌着无法言说的苍凉,漂泊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不会伤感。
“一望黯消魂”,千般景物,万种萧瑟,我这么一看,整颗心都"消魂"了。"黯"是暗淡的意思,"消魂"就是灵魂都被抽走了。
这哪里像是一个煊赫帝王的手笔?分明是一个天涯倦客的低回叹息。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处境,明明贵为皇帝,却众叛亲离;明明想要做个好君主,却把天下搞得民不聊生,如今社稷飘摇,人生迟暮,如何不伤感,不痛苦。
他这一望,望穿了山河寂寥,也望尽了灵魂深处的荒原,道尽了那种深入骨髓的失落与怅惘。
杨广以极简练的白描手法,最朴素的语言,构筑了一个意境苍凉、情思深婉的艺术世界。
几只寒鸦、一条溪水、一轮夕阳,这些最普通的景物,也能戳中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这种创作风格引得后人纷纷效仿。
北宋词人秦观,他在《满庭芳?山抹微云》里写:“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几乎是直接化用了,意境和原作如出一辙。元曲大家马致远,他的《天净沙?秋思》,在朴实中蕴藉着动人心魄的深情与难以言说的韵致,同样也是脱胎于这首诗。
当然咱们今天读这首诗,不是为了给暴君翻案,而是要明白:真正的美,不在辞藻的华丽,而在情感的真实。
杨广的龙椅早已朽烂在历史的尘埃里,而《野望》中那颗敏感、孤独的诗心,依旧在千年的吟诵中鲜活地跳动。
或许就是历史和文学最迷人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