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什么样子的?是聒噪的蝉鸣,是午后的雷阵雨,还是摇着蒲扇打盹的悠闲?
七月的尾巴,我坐在空调房里翻书,偶然翻到南宋诗人宋伯仁的《夏日》,突然就被拽回了千年前那个夏日午后。
《夏日》
宋伯仁
满庭新绿午阴阴,风弄疏帘雨弄晴。
窗下岸书眠一觉,不知人世有公卿。
这首相对较为冷门的夏日小诗,有的满院新绿的清凉、风掀帘角的调皮、雨过天晴的透亮,还有窗下读书人枕书而眠的惬意。
读完这几句小诗,我突然懂了什么叫“心静自然凉”。
宋伯仁是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听这号就知道,他大概是个喜欢清静、像石头一样硬朗的人。
南宋那会儿国家不太平,朝廷里主战主和吵得不可开交。宋伯仁年轻时也想过当官做事,有“锐意功名,有击楫之概”。
可官场这地方,向来不是光有热血就行的。他看透了里面的弯弯绕绕,后来干脆放弃了仕途,转而去写诗画画,过自己隐居的小日子。
这人不光会写诗,画画还特别厉害,尤其擅长画梅花。他创作《梅花喜神谱》 两卷,通过百余幅梅花图展现不同形态,并附诗题咏,是有名的梅花诗人。
一年夏日阵雨过后,天气放晴了,院子里的树绿油油的,他坐在窗边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觉得心里特别敞亮,就写下了这四句诗。
“满庭新绿午阴阴”,开头七个字,先给全诗定了个“清凉基调”的同时,也为我们徐徐铺开一幅夏日的浓荫画卷。
庭院深深,绿意如海,正是盛夏草木最丰沛的时刻。一个“新”字精妙绝伦,那绿色似带着水气,盈盈欲滴,饱含生命初长成的纯净与活力。
“午” 说明是中午最热的时候;“阴阴”叠词轻轻吟出,说的是树影浓密,把整个院子都罩住了,给人感觉浓荫如墨、凉意如水的境界扑面而来。
“风弄疏帘雨弄晴”,如果说第一句是静态的“凉”,这句就是动态的“趣”。一个“弄”字,把风和雨都写活了。
风怎么“弄”帘子?可能是轻轻掀起一角,又慢慢放下,像个调皮的孩子;雨怎么“弄”晴?可能是下了一会儿,看人们被淋得慌,就悄悄收了雨脚,让太阳露个脸。
这种“风一阵、雨一阵”的天气,其实是江南夏日的常态,但被宋伯仁用“弄”字一写,立刻有了灵动感。
更妙的是风雨过后,不仅凉爽很多,叶子被雨水洗得更绿,地面被冲得发亮,空气中尽是沁人心脾的芳草味道,天气转晴,心情同样是“转晴”。
“窗下岸书眠一觉,不知人世有公卿”
前两句写窗外的景,后两句镜头由室外悄然转入室内,开始出现人物。
诗人靠在窗边,以手支颐的下读书,书本尚在眼前,睡意却已袭来,此时此刻,我忘却了人间的权贵与纷扰,美美的睡上一觉。
这个“岸”字用得极有现场感,仿佛能看见他手臂轻靠桌案,书卷半展。这困倦并非懈怠,而是身心与炎热、与绿意、与安宁彻底和解后的松弛。
夏日午后本来就容易犯困,加上院子里这么凉快,不睡着才怪呢。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酣眠初醒突然觉得:这世上还有什么“公卿”(高官显贵)值得在意呢?
他此时完全沉浸在“新绿”“疏帘”“雨晴”的小世界里,感受着风的触感、书的墨香、阳光的温度,正拥有舒服安适的很的当下,自然功名利禄、官场纷争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这句诗看着简单,其实藏着宋伯仁的生活态度,想看书就看,想睡觉就睡,不用管时间,不用管别人,这种 “随心所欲”,才是真正的舒服。
而你真正享受眼前的小确幸时,那些世俗的成功标准,根本不值一提。
这四句诗,一句写景,一句写天气,一句写自己,一句写心情,层层递进,把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写出了滋味。
没有华丽的词藻,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可越品越有味道。
他告诉我们,真正的清凉与自在,并非向外索求的喧嚣热闹,而是向内探寻的心灵澄澈。
也告诉我们,功名利禄都是浮云,好好过好当下,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