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荣县古学乡卡日贡村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藏着一个几乎被现代交通遗忘的角落——拥纳青稞基地。通往这里的,只有一条需要徒步2至3个小时的崎岖山路。
然而,就在这片仿佛与世隔绝的土地上,一位名叫降巴曲扎的年轻人,正用日复一日的跋涉和近乎孤独的坚守,培育着充满希望的百万株中药材冰球子,也为家乡点燃了产业致富的星火。
离繁华,归故土,只为心中所念。
降巴曲扎,一位曾在城市打拼、熟悉中药市场的青年,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人和故土。为了照顾家人,他毅然放弃了城市的便利,将目光投向了家乡拥纳这片与世隔绝的青稞地。凭借在外积累的丰富中药材种植经验,他敏锐地锁定了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冰球子,认定这是反哺家乡的一条蹊径。这条路的起点,没有掌声,只有漫长的山路和无尽的寂静。
千难万阻,始于足下;万千生机,源于精心。
创业的艰辛超乎想象。2023年伊始,降巴曲扎独自一人或带领少量帮手,在这片不通公路的山坳里,开始了异常艰苦的基础建设。开垦荒地、修整梯田、搭建防野兽的网围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将沉重的物资靠人力一次次背上山,汗水浸透衣衫是常态,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成为日常。期间,有过家人的反对,亲朋好友的不理解,但他甘于这份寂寞,一心扑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
2024年初,当他从云南引进首批5万株宝贵的冰球子种苗时,通往基地的每一步山路都承载着他沉甸甸的希望。寂寞的山谷里,他的身影就是唯一的“信号”。 没有喧嚣,没有便捷的机械,只有一颗专注的心和不知疲倦的双手。
风雨中护苗,寒夜里值守,烈日下耕耘。这份近乎偏执的执着和精细的管护,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回报:到2024年底,规模迅猛扩展至40万株;而仅仅数月之后,2025年,这片约2亩的土地上,已有超过百万株冰球子生机勃勃地生长着!每一株绿苗的破土而出,都凝结着他不眠不休的汗水与那份常人难以忍受的孤寂中的坚持。
百万“冰心”出深山,艰辛耕耘见曙光。
百万株冰球子的背后,是无数个独自翻越山岭的清晨与黄昏,是与寂寞为伴的日日夜夜。如今,这份深山的馈赠与个人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降巴曲扎计划今年在精心化苗后继续扩建基地,并将首批成果拿出分享:出售50万株种苗及300公斤成品。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种苗约0.5元/株,成品约600元/公斤),他的收入预计将突破30万元! 这不仅仅是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是对他数年如一日坚守的最好肯定。
最令人欣慰的是,这份来自与世隔绝之地的坚守,正在吸引外界的目光与认可。云南丽江、四川巴塘、康定、泸定等地的药材种植户已经向他预订了冰球子种苗。
成品的冰球子,将承载着他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沿海药材市场的梦想。这个不通公路的小山坳,因为降巴曲扎甘于寂寞却充满激情的创业,正悄然涌动起一股产业发展的春潮。
降巴曲扎的故事,是一曲关于反哺、坚韧与匠心的山乡礼赞。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一条需要翻越崎岖、忍受孤独的路。他用脚步丈量梦想的距离,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用数年不变的“寂寞”坚守,在寂静的深山中孕育出了百万株闪亮的“冰心”,也点亮了家乡振兴的新路。
在寂静深山的劳作间隙,一部智能手机,成为他连通世界的窗口,这位怀揣坚定信念、勤学不辍的现代创业青年通过新媒体平台(抖音@曲扎lucky7),记录下每一份创业的艰辛与体悟,分享着凝聚汗水的专业种植知识。
降巴曲扎的故事,早已超越个人奋斗的篇章,正化作一首炽热的乡间诗行,是无数返乡青年奉献热土、振兴故园壮丽画卷中最动人的风景。
来源: 得荣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雪
责编:刘睿娟
校对:卢雪英
审核:肖宵
监制:谭荣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