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第二个大学生”的《明末:渊虚之羽》,如今却成了国产单机史上最惨烈的口碑雪崩案例之一。
读娱 | yiqiduyu
文 | 零壹
如果说《黑神话:悟空》让行业看到了单机游戏破圈后的市场上限有多高,那么《明末:渊虚之羽》的遭遇就展现了进入主流视野后,一旦舆论反噬后果有多么严重。
7月24日发布后,《明末:渊虚之羽》的Steam评分直接成了“差评如潮”,差评率基本达到了国产游戏在Steam平台上垫底的程度。
而在去年10月,《明末:渊虚之羽》发布新的实机演示视频并宣布2025年发售时,游戏行业和玩家群体都还沉浸在《黑神话:悟空》带来的国产单机顶峰氛围之中。《明末:渊虚之羽》同样采用虚幻5引擎,实机视频演示的画质颇为精致华丽,国风克苏鲁的背景、大尺度的角色设计也话题颇多,因此当时的评论是一片看好之声。去年10月的实机演示视频B站播放量达到900万+,最高登上全站排行榜第1。
这期视频下面有两个极具代表性的评论,在读娱看来正好预言并概括了如今《明末:渊虚之羽》正式发售后的问题和困境:
“这才是中国游戏人该有的骨气,第一个实机绝大部分是冷嘲热讽,但仍坚持做了下来,今天的演示内容已经很棒了,冲这个态度也要支持一份。”
“质量牛。制作组记得好好审核剧情,历史相关剧情不是那么好碰的,碰到一个争议点都可能死,可别做牺牲品。”
游戏开发者的坚持同样也变成了执念,对历史选题的轻率导致最猛烈的舆论风暴,再加上运营层面的发昏——曾被视为“第二个大学生”的《明末:渊虚之羽》,如今却成了国产单机史上最惨烈的口碑雪崩案例之一。
1
开局即谷底:选题、优化、运营的三重溃败
海外metacritic(M站)收录的50家媒体给《明末:渊虚之羽》打出了均分75的评分,IGN和IGN中国打出8分和9分,这一数据并不低,甚至是魂游中比较高的了。
媒体评分当然不能证明所有事情,但从过往的游戏发行情况来说,能拿到75分不可能是一部全方位烂作,至少从游戏的制作水平和“游玩”本身来说,拥有着及格线以上的水平。但事实却是《明末:渊虚之羽》在Steam上线解锁的瞬间,舆论口碑就已经完全崩坏。
究其原因,《明末:渊虚之羽》的发行是一场选题、优化、运营全爆雷的史诗级“灾难现场”:
第一个也是舆论最大的问题,是网友对历史选题的质疑无法消解,导致游戏之外的节奏满天飞,严重影响了路人盘。
制作组把《明末:渊虚之羽》的故事定在了1647年的四川,前一年大西政权首领张献忠被豪格率领的清军杀死。彼时的四川显然是战乱屠杀之后民不聊生的状态,对于这款带有克苏鲁元素、血腥程度相当高的游戏来说,的确是一个便于设定安插架空故事的时间段。
但正如网友在去年就提到的——“历史相关剧情不是那么好碰的”。加上了“明末”的标签后,即便制作组宣传称是“架空历史”,仍然避免不了被大众审视设定与真实历史的出入,以及这种出入背后的立场问题。
争论的核心就是“清军势力的缺失”。游戏里张献忠及其麾下忠臣、太监王承恩和崇祯皇帝在游戏中都是成为需要打败、让其“放下执念”的魔化BOSS角色,但入川杀死张献忠的清军却没有任何存在感,不仅没有任何BOSS,也没有清军与大西军对战的痕迹。
不少人认为,既然制作组特地选择了“明末”这个历史背景,那就不可能不了解1646年豪格入川杀死张献忠、1648年初才班师撤退的真实历史,即便故事中清军已然开始撤退,但却不可能没有痕迹,尤其是这样一个存在大量魔物、复活设定的游戏之中居然没有设置任何清军角色。那么答案显然是,无论是出于游戏的故事设定考虑还是游戏外躲避民族争议话题考虑,制作组确实是自己选择忽略了清军。
不妙的是,这段历史在当代仍存在多元解读,如对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评价、对清军入关、南明抗争等各方势力的评价,这一阶段包含大量民族冲突、阶级矛盾与政权更迭的敏感议题,非常容易在网络上引发历史观争议或意识形态质疑,不是你说“我是架空”,网友就会避而不谈的。
况且《明末:渊虚之羽》并未在国内取得版号,仅仅通过Steam和PS5等渠道发行,游戏中也有大量高尺度的血腥、畸形设计,其实并不存在所谓“审核”问题,那么忽略这一历史题材“大雷”,显然不是考虑得当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是游戏的优化问题。Steam上第一波差评有不少都是吐槽优化差,显卡配置足够的情况下仍然频繁掉帧甚至无法运行,《明末》的优化问题很玄学,在不同机器个例上的表现大不相同。优化问题也是Steam开始评分极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舆论中的争议声音有不少来自没有买过游戏的路人盘,而Steam的评价都来自真金白银购入游戏的玩家群体,优化问题对他们来说是最直接且高度影响体验的。
第三个问题是运营的重大失误,导致制作方与玩家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说前两个问题还可以说难以避免,那么运营的失误就完全没借口可说了。
发售当日,Steam外区降价,国区反而成了高价区引发争议;而更夸张的是低级错误,豪华版的奖励居然被错发给了标准版玩家,后续操作更是败坏人缘——制作方居然在错发之后像网游一样收回套装,导致许多普通版玩家重新进入游戏以后角色被脱光外衣,光溜溜穿着内衣内裤,这让许多玩家感到不可理喻。
奖励是游戏内的虚拟装扮,多发、少发本不会对成本造成太多影响,既然完全是自己发行的错误,那么为了安抚人心应该是为豪华版玩家提供足够的额外补偿,保持错发给普通版玩家的装扮才皆大欢喜,结果补偿被指缺乏诚意,连预购玩家和豪华版玩家这些核心群体也一并得罪了。
2
什么卖点都想要,却什么受众都没抓稳
把路人、预购玩家都得罪一遍后,至此《明末:渊虚之羽》从一款问题游戏彻底异化为了情绪载体,发售的前三日,变成了口碑雪崩的72小时。
声讨《明末》的节奏大到什么程度?是B站的游戏攻略UP主、乃至王老菊这样的资深游戏UP都遭遇了高强度的冲击,比如游戏攻略UP主“老戴在此”就被喷收钱发攻略,王老菊也愤怒开喷,表示自己只是随手预购,对这种莫名卷入的节奏火气很大。
但伴随着话题热度的散去,《明末:渊虚之羽》的Steam评价也从差评如潮上升到了“褒贬不一”,也就是好评差评对半的情况。口碑回升的现象背后,一方面是补丁解决了一些优化问题,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场外节奏”淡化的情况下,《明末:渊虚之羽》本身的内容的确不是一部很差的国产单机游戏。
那么回望《明末:渊虚之羽》的诞生,制作方究竟在哪里犯的错最大?
论场外的节奏,《黑神话:悟空》发售前后遭遇的舆论冲击规模比《明末:渊虚之羽》只大不小,但结果很明显,对于《黑神话:悟空》来说,这些舆论冲击无非是“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我自一口真气足”,自身的内容足够强、受众面足够广的情况下,这些舆论攻击也不过是微风拂面罢了。
在读娱来看,《明末:渊虚之羽》的失利结果,制作人还是要背最大的锅。因为这款游戏从主题上就在试图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把硬核魂游、卖肉擦边、真实历史、血腥恐怖克苏鲁这些元素全部融到一起,再抬到主流文化的舞台上端给大众。
第一个根本性矛盾,硬核魂游本身就是小众的。宫崎英高的诸多作品里,是《恶魔之魂》和《黑暗之魂1》最硬核、最难、恶意最多,而这两部作品也是宫崎英高魂游里最小众的两部,最大众化的《黑暗之魂3》《只狼》《艾尔登法环》,都是推图难度大幅降低、BOSS门口必摆上“篝火”方便重复挑战、没有太多刻意的“宫崎英高的恶意”的。
但《明末:渊虚之羽》在游戏难度和推图恶意的设定上,就是奔着《恶魔之魂》和《黑暗之魂1》去的,而且在思路上也大有“为了难而难”的做法。制作人如果抱着“原教旨魂味”的思路无脑拉高难度来制作游戏,那就一定要明白受众面会因此缩小,游戏的制作成本就需要控制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
制作组早期的声明
但显然发行方对《明末:渊虚之羽》的定位并非是一个低成本小众魂like,虚幻5引擎制作,游戏的流程长度和箱庭地图设计都是奔着3A去的,这就成了一大矛盾,也成为后续差评的来源之一。
一方面要高强度魂味,另一方面又要扩大受众,制作方或许是看到《剑星》大卖,自己正好又是女性主角,于是又打起了擦边卖肉的主意。
去年10月的实机预告视频里,主角无常的穿着还是正常的古代女侠风格,而到了今年4月29日的全新演示视频里,主角就变成了露大腿、高跟鞋的穿着,演示的BOSS战“完美新娘方灵”也是裸露度极高的一个角色。视频末尾披露的预购奖励也是露胸露大腿的黑白无常套装。
但问题又来了,你要擦边就擦边,你一旦搞时装卖肉,整体的美学氛围就别再想像《黑神话》看齐,像《嗜血印》那样服务好部分玩家就好,不要考虑上台面的问题,但你又号称是蜀文化,又是需要高度沉浸体验的深度魂游,又是血腥程度拉满,又是卖力宣传想大卖,结果是“大雷长腿”让玩家瞬间出戏,这明明又是矛盾的好吗。
从游戏本身来说,如果你只是把《明末:渊虚之羽》当成和《无限机兵》《匹诺曹的谎言》一样的宫崎英高游戏模仿者,那么它其实并不差。但后两者都是小成本制作、没有太多宣发投入的,也无意于什么历史真实设定,而是很鲜明地就是对准了“魂游受众”这一范围内。
而《明末:渊虚之羽》想要得太多了。在游戏上把《血源诅咒》《只狼》《黑暗之魂》《艾尔登法环》缝了个遍想做硬核魂游,又试图和《嗜血印》《剑星》一样通过女主卖肉吸睛,又想着在文化宣传领域登堂入室——这种不断摇摆的投机心态之下,怎么可能好处都让你得了呢?
不考虑任何场外因素只看游戏内容来说,《明末:渊虚之羽》如此遭遇是可惜的,但考虑种种实际情况却又是必然的。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