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号码,送礼品。”想必很多家长和老年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可这些信息都被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江都检察院近期办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个12人团伙打着游戏工作室旗号收集个人信息并倒卖,结果信息落入了诈骗分子之手。
前不久,江都警方接报一起诈骗警情,当事人落入网络陷阱被骗数十万元,警方研判信息后发现,涉诈的社交账号是通过买卖手机号注册而来。江都检察院普通犯罪与重大犯罪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吴小伟:
研判这个手机号是谁的,后来再明确手机号给谁用了,卡主他就说了,是有人让他去办了这个手机号,然后把手机号出售给对方。
根据线索,民警很快锁定了在高邮开设游戏工作室的男子李某。原来,李某看到很多社交网络平台都推出了刷新浏览视频或网页就能用金币兑钱,于是先后成立多个工作室,招人加入并外出收集实名认证的通信卡,再用于注册各类平台账号。
有两个嫌疑人专门招聘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上没有工作的人,让他们去电信、移动这些公司办卡,有的人可以办好几张,一张卡他们会给他30到50块钱的佣金。
为了将手机卡或账号信息更多变现,李某等人还把信息打包卖给了上线。经多次转卖后,成了诈骗分子犯罪的工具。值得警惕的是,团伙中有成员专门是以发放小礼品为诱饵,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获取手机号码及验证码等信息,再提供给同伙用于注册账号。
用你的手机号帮我注册一个账号,然后会给你送一个小礼品或者是发一个小红包,这在平常日活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当事人会贪图小便宜,会愿意帮注册账号。
数据显示,短短一年左右时间,李某等12人团伙先后买卖9500张通信卡,累计获利10万元。检察机关审查认为,李某等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已经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将其他人办理的这些实名电话卡,在没有经过卡主的同意之下用来注册账号,达到一定的数量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最终,李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其他团伙成员也被判处相应刑罚。检方提醒:务必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沦为电诈分子帮凶。
来源:扬州新闻广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