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窝在沙发里翻古诗,忽然发现有些诗就像自带滤镜,寥寥几笔就把寻常景色画活了。
今天挑出 9 首清新淡雅的闲适美诗,满是诗情画意,咱们一起品品。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站在咸阳桥上,眼前的大雨像千万条珠帘从天垂下,天地间一片朦胧,远处的渔船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这浩渺的景象,忽然让人想起洞庭湖的春色,清晨的云彩好像要飘进岳阳的天空里。
温庭筠这诗写得真妙!明明是眼前的咸阳雨景,笔锋一转,思绪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洞庭湖。
这种联想,一下子就把眼前的雨幕和记忆中的水光天色连接起来,让雨景显得更加辽阔、空灵,充满了湿润的水汽和流动的美感。
仿佛天地间的雨幕,都融入了江南的春水与晓云之中。
《自遣》
李白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李白这天与朋友喝酒聊天,端着酒杯就忘了时间,天色已晚,可他根本没察觉,只觉得酒越喝越痛快。
直到一阵风过,落花扑簌簌掉下来,沾了他一身,醉醺醺站起来,往溪边溜达,月亮刚爬上来,清光洒在身上。这时候他才发现,路上的鸟早飞回窝了,连路人都没剩几个,只剩他一个人晃悠。
短短四句,勾勒出一个微醺、自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人形象。微醺时踩在月光里,花瓣落满身,既有醉态的踉跄,又有诗意的轻盈,把醉后的浪漫写透了。
《泗州东城晚望》
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登上泗州东城远望,只见一座孤城被白茫茫的河水环绕着。暮霭沉沉,河上船只往来,隐隐约约传来船上人的说话声。目光投向远方,树林的梢头,一抹青翠的山影如同画上去一般,那应该就是淮河转弯处的青山了。
秦观会用 “留白”。他不直接写山有多美,只说 “林梢一抹青如画”,还加了句猜测 “应是淮流转处山”,就像给读者留了个填空题。
城、水、雾、船、山,元素不多,却营造了淡雅悠远的意境,如同欣赏一幅水墨小品。
《晚泊》
严翰鸿
酒旗挑出屋檐斜,古木萧疏挂落霞。
吹笛牧童归竟渡,满头多插野山花。
酒馆的旗子斜斜挑在屋檐外,老树枝叶稀疏,挂着晚霞。吹笛子的牧童赶着牛过河回家,最有趣的是,他们头上都插满了从野外采来的山花。
这首诗全是生活气。你仿佛能看到晚霞里的小酒馆,听到牧童的笛声,甚至能闻到野花的香味。最妙的是 “满头多插野山花”,捕捉到了乡村孩童的天真烂漫和对自然的热爱,给宁静的晚泊图增添了无限生机和野趣。
【5】
《晓步》
李缯
晓步闲随蛱蝶行,村南村北雨新晴。
山花野草自幽意,布谷一声春水生。
画中景: 清晨雨后初晴,诗人悠闲地漫步,仿佛追随着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村南村北随意行走。
山间的野花、路旁的小草,都自然流露出一种幽静美好的情致。忽然,一声布谷鸟的啼叫划破宁静,仿佛在报告着:看啊,春水已经涨起来了!
雨后清新的空气、自由飞舞的蝴蝶、无人打扰的山花野草,构成了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日晨景图。最后“布谷一声”像根线,把“静”的花草和“动”的春水串起来,整首诗一下就活了,读来让人心情舒畅。
【6】
《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稻田水满满的,稻苗长得齐刷刷的,像给大地铺了层绿毯子。太阳刚从东边冒头,阳光从树叶缝里漏下来,在地上洒了一片金斑。早上的雾气还没散干净,低低地飘着,像谁把纱布蒙在田野上。这时候,一只黄莺“叽叽喳喳”飞过来,它好像也觉得这天气凉快舒服,扑棱棱飞过青山的影子,一边飞一边唱!
“水满田畴”、“日光穿树”、“晓烟低”,是典型的田园风光,视野开阔,色彩清丽。加只飞着叫着的黄莺,一下子就活了。
黄莺轻盈活泼的身影以及声音,在青山绿影间回荡,把夏末秋初清晨那份特有的凉爽与清新描绘的淋漓尽致。
【7】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夜宿甘露寺的僧房,枕边仿佛能感受到千山万壑的云气缭绕,床底下似乎传来千山万壑松涛的呜咽之声。
想要看那像银色山峦一样滔天的巨浪吗?只需推开窗子,那奔腾不息的长江仿佛就会汹涌地扑进窗来!
这首诗气势非凡,却又落脚于一个“奇”字。前两句写云气松涛的幻觉,已觉身处群山万壑之中,气氛神秘。
后两句才是高潮,“开窗放入大江来”。把江 “放” 进来,把被动看景变成了主动“邀请”大江入怀,多有想象力,又是何等豪迈!
【8】
《和宿峡石寺下》
赵抃
淮岸浮图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唯放钟声入画船。
淮河岸边的高塔仿佛半倚着天空,山中的僧人想必早已远离了尘世的纷扰。暮色降临,寺院的松木门扉紧闭,寂静无人。唯有那悠扬的钟声,不受束缚,穿透暮霭,清晰地传入了停泊的画船之中。
这首诗带着禅意,营造了一种空灵、寂静又略带超脱的意境。
塔高、僧闲、关锁、钟声,静得很,但 “唯放钟声入画船” 又添了点动。钟声飘进船里,钟声成了这寂静世界唯一流动的、主动的元素,有种 “万籁俱寂,唯有钟鸣袅袅” 的清幽,引人遐思。
【9】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天的阴云低垂,笼罩着原野,草色青青。在这略显昏暗的背景下,不时能看到一两棵开满幽静花朵的树,显得格外明亮醒目。天色已晚,将孤独的小船停靠在古旧祠堂的下面。此时整个河川风雨交加,我就在这舟中,静静地观看春潮汹涌而生。
苏舜钦这首诗像一幅对比强烈的画卷。阴沉的天色与明亮的幽花形成对比,停泊的孤舟与满川风雨、汹涌的春潮形成对比。前两句的“静”与后两句的“动”形成对比,透露出诗人一种处变不惊、静观其变、甚至带点孤寂又倔强的意味。
那句 “满川风雨看潮生”,把观景人的心境写透了 —— 管它风雨,我自看潮起,多从容。
【10】
《微雨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閒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雨丝映着天空,似有若无,我闲着没事登上高楼,靠在城角。远山近山,高树低树,颜色有深有浅,就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
这首诗直接把景色说成 “水墨图”,特别实在。“半有无” 的雨,“浅深” 的山色树影,可不就是水墨画的笔法吗?正是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