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记者鲍聪颖)8月1日下午,2025年右安门街道向群众报告工作会在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举行。辖区居民及人大、政协、企业、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等各界代表460余人与街道干部共聚一堂,热热闹闹地盘点半年来的“家务事”,让每一份牵挂都有回应,每一份期待都有着落。
晒账本、唠家常
老百姓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小样”,街道晒出住房、环境、治理、养老、文化、安全、经济“七大类”,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嘉拿着“清单”认真报告。城中村改造进展如何?凉水河畔是否有了舒适的歇脚地儿?回家停车是否依然犯难?这些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成为本次报告的“落脚点”。一组组详实具体的数据,晒出民生幸福答卷。
住房改造方面,25部新电梯将于10月底投入使用,35栋楼房、3.4万平方米屋顶,抢在汛期前完成防渗修缮;环境提升方面,凉水河两岸绿化主体完工,南站幸福路铺装完成,辖区PM2.5浓度为全区最低;基层治理方面,玉林南路停车顽疾被纠治、玉林西里社区停车难题被破解,“修缮易哥”等新生力量为志愿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养老服务方面,“社会餐饮+中央厨房+配送入户”多元助餐体系日渐成熟,上半年服务3.8万人次稳居全区第一,156个楼门加装1300余个扶手精准施策、守护老人平安;文化生活方面,从非遗传承的民俗文化节到活力四射的“悦动六点半”健步走,100余场文体活动让居民享受文化盛宴;平安建设方面,电动自行车免费排雷、极端天气免费休憩,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913家次,排查的是隐患、守护的是安宁;经济发展方面,11栋总计64万平方米商务楼宇鳞次栉比,4307家企业蓄势勃发,其中今年新落户企业230家。
听民声、解民忧
活动中场举行了趣味互动,街道提问居民答,大家踊跃举手,对右安门过去的历史、当下的成果如数家珍,提到上半年PM2.5数值,齐喊全区第一;提到开阳片区危旧楼房“原拆原建”,玉林、翠林居民都了如指掌,受益的是部分人但幸福是全辖区,街道的归属感得到生动体现。
进入正式问答环节后,有居民抢答诉说被老旧电梯折磨之苦,街道负责的班子成员现场受理办件,记录楼门号,承诺时间拿出解决方案。大家围绕拆迁、停车、养老等领域进行热烈讨论,街道对推进拆迁工作、挖掘停车资源、丰富养老模式等工作,耐心细致解答。谈到充电车棚失火后电动自行车赔付问题,班子成员一句“街道兜底”赢得满堂喝彩。“这哪是开会,就是家里人唠嗑,有啥说啥,心里敞亮!”
报告会接近尾声,但居民们“唠嗑”的热情不减,街道党工委书记毕博现场公布个人手机号,随时倾听群众诉求,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态度,收获长时间掌声。
忆往昔,话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别具一格的打卡区。近年来,以窦珍老人为代表的凡人善举精神在右安门群众心中不断生根发芽,现场不少居民都曾经参与志愿服务,大家纷纷在代表各自志愿服务队的打卡牌前合影留念。大厅前260张群众活动照片精心拼制了“记忆墙”,一句“右安门因你而美丽”引发共鸣。
如今,站在新起点,右安门街道已初步拟好了下步计划,重点干好两件大事:一是让城市活力焕新,城中村改造让老房子、旧小区换新颜;凉水河变成遛弯聊天的“后花园”;提升改造北京南站,“门户”周边更通畅。二是让经济发展提速。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挥头雁作用,推动业态创新和产业集聚,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报告,让我们看到了街道为咱们老百姓办事的诚意,特别是最后书记公布个人手机号,更真切感受到为群众解决难题的决心,我们对街道的未来充满期待。”社区居民陈阿姨说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