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处,有座藏在浪花里的战略要地。说它是岛,大部分时间都沉在水下;说它是礁,退潮时又能露出块拳头大的礁石。
就是这处看似不起眼的地方,被越南攥在手里几十年,几十年的隐忍,终于一朝爆发。
靠着一场天公作美的“大风”,我国把它稳稳收了回来,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
“海底城堡”
这座被称作蓬勃暗沙的环礁,藏在南沙群岛的东北角,坐标北纬9°26′、东经116°55′,说出来可能没概念,但看看地图就知道它的分量。
它紧挨着巴拉望水道,离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就85公里。
要知道,这条水道是南海通往太平洋的咽喉,每天有上百艘商船、军舰从这儿过,谁占着这儿,就等于捏住了这条黄金航道的脉搏。
更妙的是它的地形。整个暗沙像个圆环,中间围着片直径2公里的潟湖,水深近30米。
虽然没有天然的口子让船进出,但低潮时东北边会冒出块0.6米高的礁石,渔民叫它“马祖岩”,几百年前就是航船认路的记号。
这种半隐半现的特点,让它成了天然的隐蔽据点,也成了周边国家眼里的香饽饽。
为什么各国都盯着这儿?除了航道,底下的宝贝更诱人。南海已探明的油气资源有几百亿吨,蓬勃暗沙附近就藏着不少。
越南占着的时候,钻井平台没少在周边转悠,光是上世纪90年代,就偷偷抽走了上百万吨原油,附近的鱼群也被他们的渔船捞得几乎断了代。
致命失误
其实这片海域的归属,中国手里已经攥着铁证。
元朝的《元史》里,就记着水师在南海巡逻的事;明朝的海图上,南沙群岛清清楚楚画着中国地界;1947年,民国政府给它起了“蓬勃暗沙”这个名,正式纳入版图。
那时候驻守的士兵,每天在礁石上插旗巡逻,谁也没想到后来会出岔子。
变故出在1970年代。当时国民党守着这片暗沙,可那会儿台湾局势不稳,军费砍了又砍,士兵连像样的巡逻艇都配不齐。
偏偏越南早就红了眼,天天派船在附近转悠,就等个空子。
1973年夏天,南海起了场强台风,浪头比军舰还高,国民党守军接到命令撤回太平岛躲风头。就是这一撤,让越南钻了个正着。
越南人动作快得像偷鱼的猫。台风刚过,几艘满载士兵的快艇就冲了过来,趁着退潮在礁石上搭起高脚屋,架起机枪就宣布“占了”。
等国民党士兵带着一身海水回来,暗沙上已经飘起了越南旗帜,周围还拉上了铁丝网。
那会儿国民党自顾不暇,愣是没敢硬抢,眼睁睁看着这片国土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这一占就是四十多年。越南在上面修了雷达站,盖了简易营房,最多的时候驻着上百号人,把这儿当成了掠夺资源的前哨站。
中国这边没闲着,外交照会发了一封又一封,可那会儿海军实力有限,国内又需要稳定,只能忍着气磨。
渔民路过时远远看着自家的地盘被外人占着,心里比吃了黄连还苦。
风暴
转机出在2014年。那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横扫南海,风速飙到250公里每小时,越南在暗沙上的棚屋被掀得满天飞,士兵抱着柱子都站不住。
越南指挥官怕出人命,赶紧下令撤兵,想着等风停了再回来。他们算准了这种天气没人敢出海,却没料到中国早就盯着了。
中国这边的气象站早就盯上了“海燕”的路径。台风还没登陆,南沙守备部队的快艇就装满了物资,在附近海域候着。
等越南人坐着小艇仓皇撤离,中国士兵顶着还没停的风雨,踩着齐腰深的海水冲上暗沙。
等把五星红旗插在那块0.6米高的礁石上时,不少老兵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说比打了场大胜仗还痛快。
越南人风停了回来一看,彻底傻了眼。周围拉起了新的防御网,中国士兵荷枪实弹地站在那儿,别说抢回去,靠近都难。
他们跳着脚抗议,派船来骚扰,可中国海军的护卫舰就在旁边游弋,几次对峙下来,越南只能灰溜溜认了账。
坚守
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结束。中国知道,要守住这儿,光靠人站着不行。
2021年,几艘满载建材的大船开到暗沙附近,士兵和工程师顶着烈日,把越南留下的破棚子拆了,建起能防台风的哨所,架起能看几百公里的雷达,太阳能板也铺上了。
现在的蓬勃暗沙,别看露在水面的地方没多大,底下的“家底”比谁都厚实。
为啥非要在这儿下这么大功夫?看看地图就明白。它跟永暑礁、美济礁连起来,正好在南海东北部织成一张防御网,巴拉望水道上的任何动静都逃不过眼睛。
菲律宾想在仁爱礁搞小动作,美国军舰想来“自由航行”,都得先掂量掂量这儿的分量。
这些年周边国家没少闹幺蛾子。菲律宾去年弄了个“海洋法”,想把南沙群岛划进去,中国直接派海警船在附近常态化巡逻,用行动告诉他们“没门”。
越南也没消停,时不时派渔船来碰瓷,可每次刚靠近,就被中国巡逻艇“礼貌”地劝了回去。
这片曾经被抢走的国土,现在不仅回到了祖国怀抱,还成了守护南海的坚固前哨。
有人说,这场“大风”是天助中国。可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哪有什么碰巧的事?
从气象部门提前盯着台风路径,到部队冒着风险抢滩登陆,每一步都是周密的部署。
这背后,是国家实力的增长,是捍卫领土的决心,更是一代代海疆卫士的坚守。
南海的风浪还在继续,但蓬勃暗沙的故事已经写下了新篇章。它告诉世界,中国的领土,一寸都不能少;被抢走的,迟早要拿回来。
不管是过去的大风,还是未来的挑战,这片海底下的礁石,会像中华民族的骨气一样,永远立在那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